本帖最后由 yinhuhnt 于 2010-7-1 11:01 编辑
( ~8 d; o0 C, B, I* X. ^/ g3 o1 b% k4 U" [2 I0 x/ v' _2 ?( o5 M7 C
个人觉得,既然现在我们面对的是04规范,就应该严格按04规范进行计算,毕竟这样保险哈。" n9 s, J0 H* q9 _3 A! J% z9 g3 Z
关于盖梁温度的问题,的确是,梯度温度的考虑对盖梁影响非常大,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或规定,该不该考虑,该考虑多少,个人觉得对于倒T等明盖梁,毕竟和梁体一样盖梁顶裸露于阳光下,应该和梁体一样考虑梯度温度的影响,关键是该考虑多少的问题。6 c& H3 t0 v7 R- S8 {! p
对于通用图或标准图,本人一般只采用上部,而且是国家最新颁布的通用图(比如08版空心板、简支小箱梁、T梁等),而且都要根据实际按04规范检算,合格下才采用,至于下部构造,一般是根据计算严格确定的。& z1 O. T2 l) d v/ w* S% [( b
毕竟国内外建了那么多桥梁,经过那么多地震等自然、人为灾害的洗礼,感觉对于梁体破坏,一般是特殊桥梁或弯桥,简支梁体系一般梁体不会破坏(顶多落梁,也是下部的影响)。一般都是下部破坏,看一下汶川地震桥梁破坏,基本都是下部破坏。8 Y$ Q: Y) u" \; {, f U6 z
04规范对下部的构造和配筋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但对于计算都是很模糊,说明梁体的计算(规则桥梁)已是非常清楚,但下部的计算还有很多问题存在,所以本着谨慎的原则,我觉得,该考虑的因素还是要考虑的。
' `7 o% ~, a7 ]: Y4 C本人一直在对各种桥墩中系梁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对于不同的墩高,不同的墩距,不同的层次,等等因素,系梁的受力情况,裂缝发展情况都有不同,在系梁配筋上,本人一直都是赞成谨慎配筋,因为,下部破坏时,经常系梁处首当其冲。
- R, e: K6 s% u" G0 N% B一点个人见解,请大家批评指正,互相提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