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35+50+35)m变截面连续箱梁的图纸及计算,请大家来点评

hflsj 发表于 2009-3-5 10:39:14
学习了你的图纸和计算模型,有两个疑问?
9 ]1 i# n, F. B* a/ d4 r1.桥支点横梁处应该是实心段,桥博建模按空心但是在施工阶段是否要在该处加入集中荷载模拟横梁自重?
6 P) H3 K6 v( z2.桥宽12。8米,如果不是独柱墩采用双柱墩配普通钢筋就可以了,配横向预应力好像有些浪费。
* S. M; N) o% S% B1 D6 R2 {5 c" J! Z学习桥博不久,水平有限,如果不对请楼主指正,谢谢楼主资料,提供交流平台

点评

很好  发表于 2010-11-10 14:43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3 收起 理由
wentao8401 + 3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sgr66 发表于 2009-3-6 19:47:35
这个主题不错,大家可以就问题讨论一下各自的观点,个人建议在梁宽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做成单室。施工方便,省料。。
举报 回复
hzl520 发表于 2009-3-7 22:10:28
看了你的模型,觉得你的还算合理吧!我刚刚看过一个和你跨径是一样的,但是他的边梁梁高是2m,墩顶竟然达到3.5m,而且成桥了!我把单元划分及断面传上来供大家参考!

35+50+35.dwg

441.96 KB, 下载次数: 243

举报 回复
libh1234 发表于 2009-3-8 12:59:06
看了你的图纸,个人感觉还是采用腹板束加顶底板比较好一点,单有腹板束对顶、底板的剪力滞效应是不是有影响,个人意见,有高手的话指点一下!
举报 回复
wshuwang 发表于 2009-3-9 16:55:00
整了半天是公路箱梁啊
举报 回复
xrpwm 发表于 2009-3-12 21:25:36
学习中!!!!!
举报 回复
流沙 发表于 2009-3-15 17:38:13
还是喜欢通长束的配筋方式。
举报 回复
boluo815 发表于 2009-3-18 14:16:30
个人觉得你是不是要按全预应力构件计算
举报 回复
maktub 发表于 2009-3-18 23:39:53
对于我们学生来说 这真是好东西
举报 回复
xiniuaxini... 发表于 2009-3-22 14:11:23
很感谢这么多 无私奉献的人 ,学习了不少
举报 回复
yjchen8 发表于 2009-3-22 22:54:53
- P7 d7 E" w* J; C. |! a, O
下载下来学习一下
- C' E( r8 e8 E9 [# t' G感觉这个资料还是不错的
举报 回复
zxanadu 发表于 2009-3-24 21:16:08
学习中,请问50+80+50的跨中及支点处梁高多少合适?桥宽18.5m,单箱双室。谢谢!
举报 回复
ljq007 发表于 2009-3-25 20:22:12
谢谢楼主.
! U( h: B' f; H% N: X- ~) S4 J腹板宽度太小了点. 加到50cm 比较保险.  
( p5 z( d8 c4 I& Q% g& ~" e这种跨度不太大的连续梁,采用通长束还是不错的, 施工直接采用搭支架浇筑就行, 不用分块.很方便.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收起 理由
辉哥 + 2 感谢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ymqy 发表于 2009-3-25 23:10:26
24楼
! I9 {  c; l% }6 T; J2 K; I6 h hflsj发表于 2009-3-5 10:3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你的图纸和计算模型,有两个疑问?3 O) G4 {% p' K" D) D; o
1.桥支点横梁处应该是实心段,桥博建模按空心但是在施工阶段是否要在该处加入集中荷载模拟横梁自重?$ |1 H: L: w" M, l) s
2.桥宽12。8米,如果不是独柱墩采用双柱墩配普通钢筋就可以了,配横向预应力好像有些浪费。7 J: n" a: K3 A2 l$ f( A3 a  W
这个问题我来答下,搂住莫怪 ,嘿嘿。。。0 r: ]" V3 h' W, D9 y
对于平面模型,很多人喜欢横梁处用实心的,如用实心你会发现支点处应力有些不正常,因为截面突然变大使得预应力效应降低,而且力的传递不可能突然放大到整个横梁截面,所有说按空心更准确些。( C: }5 ^* M- p* L" H
对于横向预应力,估计是支座距腹板外边缘较远,横梁悬臂较大的缘故,普通钢筋较难通过。墩柱如无地面限制应可以外移,可做成普通钢筋的。0 S* `0 G0 y  D& {: e; R2 N6 A2 G# [0 t
以前也做过几个类似的 ,谈谈感受,不对的望各位指教:0 A& I9 M6 U4 M% j- v" h
1、对于12.8m宽,做双室应该是合适的,如做单室一个是桥面板跨经达近7m,估计得配横向预应力,再个就是腹板数变少,纵向钢束将在2个腹板上布置,造成钢束单束过大,每腹板上估计得布置4排,布置也较为困难。
( I0 F7 ~) K0 E2、关于是否分段,上面已说很清楚了,补充点就是,分段施工对减少预应力损失有利,对结构受力也有好处的,分段可以大大减小预应力次内力,有兴趣的可以比较下。2 [6 q8 b" C( t; s3 P2 L
3、每平米配筋量稍少,仅26.7kg/m2。
3 k% m9 f6 p$ V1 B2 m: N- i+ j6 [- m4、建议腹板平弯处增加防崩钢筋,特别是腹板变厚的位置。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10 威望 +2 收起 理由
辉哥 + 10 + 2 感谢点评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ymqy 发表于 2009-3-25 23:22:51
不好意思 ,看错了^_^,对于A累预应力,每平米配筋量 26.7kg/m2  应该是比较合适的了。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