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梁混凝土板的计算疑问

wdh_xf 发表于 2018-11-6 00: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对于钢混叠合梁连续梁,支点处的上层混凝土板理论上是轴拉力构件,设计时候应该按照轴拉力计算承载力和裂缝。
1 Y  a( i9 O3 \2 V0 G可是,建模的时候,不考虑混凝土开裂模型,采用双层梁模型,两层梁之间用刚臂连接模拟剪力钉,从模型的计算结果中,混凝土板既有轴力又有弯矩,这个应该怎么考虑?
4 P$ l% a0 B8 q: j7 Z是不是因为这种双层梁模型的建模方式导致了混凝土板有弯矩产生,和理论上的想法不一样?) Z+ H2 C6 |: L$ B2 r$ ^
实际设计的时候,是读取模型中的弯矩和轴拉力,按照拉弯构件计算,还是就不考虑弯矩结果,就单独读取轴力结果,按照轴拉构件计算?
0 X. o% K/ G9 X, ~. @另外,这种建模方式,混凝土板的弯矩是否准确,里面会不会有刚臂引起的弯矩?
  I" A7 Y6 S, L$ E; v

9 O( Y, y& Y1 w3 n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1万查看2评论

panda1 发表于 2018-11-6 08:42:36
双层梁模型最大的问题是改变了结构的形心轴位置,所以计算结果会存在一定误差。当然,叠合梁的混凝土板也肯定不会是完全轴心受拉构件,而是偏心受拉构件,顶、底面拉应力大小肯定存在差别,这就会反应为轴向拉力和弯矩,只是弯矩大小的问题。
举报 回复
唐超 发表于 2018-11-10 14:42:30
联合截面采用平截面假定,是最刚性的建模方法。双层梁模型,采用刚臂连接,比联合建模建模方法刚度降低。单元长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两者趋于一致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