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设计的理论成桥状态是主索塔两侧主缆水平分力相等,桥塔不承受索鞍的剪力,塔顶没有偏位,塔底没有弯矩。, m4 n" L* }& b. O. p, b
悬索桥空缆状态的主缆内力相当于成桥状态的主缆内力减去外荷载(索夹、吊索及通过吊索传递的加劲梁的重量)所产生的内力, 显然中跨主缆内力减少的多,边跨主缆内力减少的 少,特别是单跨悬吊的悬索体系。
& u! o% j, H6 h如果空缆状态索 鞍仍保持为成桥状态的位置,索鞍两侧主缆势必产生强大的不平衡水平力,该不平衡力将不得不由桥塔向边跨的偏移即通过改变两侧主缆的跨度来予以减小。由此产生以下几个问题⑶:
( ~" V8 O+ \9 K+ v- J* e4 Da.不平衡水平力 将引起桥塔塔顶很大偏位和塔底巨大的弯矩,导致塔底混凝土受拉开裂;
f( d7 x, o1 l. Ab.主缆索股将克服与鞍槽的 摩擦力而在槽内滑动,造成施工困难,无法保证索股垂度的架设精度;
* B7 t. c2 T3 O+ K" ec.需要提供与成桥状态相当的强 大张力来调整索股到成桥位置,调索十分困难,需要特殊设备。因此靠桥塔的变形来改变主缆的跨度以减小不平衡力是不现实的。
9 \8 l# {- p; r& i2 s1 m# k+ N在悬索桥施工中,通常在主索鞍安装时向边跨设置一定的预偏量,在加劲 梁的架设过程中对主索鞍进行人工的、可控的多次顶推,成桥时索鞍中心和桥塔中心线重合。
, B% ~* k5 x z8 }& z# W" N- o! q" z! d B! k, W8 J9 H/ Y
% z: t$ B" w0 j) D8 t' v! y& x
& W- `6 H$ ^2 n) i5 s4 }! g
; q+ s! }7 K4 u) W7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