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具体参与一座桥的施工就清楚了。关于预拱度的设置是这样进行的:
1、先对将施工的悬臂施工连续梁桥结构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分段(分块)按照不同工况建模(按照节段划分,再结合工序如:浇筑前,浇筑后,张拉前,张拉后,挂篮移动后等等工况)
2、建模可以采用桥梁博士桥梁结构分析系统(同济大学),SP2000,Anany,BSAS桥梁结构分析系统(西南交大)。。。。等等软件将所建模块导入上述系统进行分析,得出各节段施工的理论抛高量(各抛高量构成了整座桥梁的预拱度);
3、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先对挂篮进行分级加载试验检测,得出挂篮在各级工况下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整理数据备用;
4、对施工中的悬浇混凝土进行性能检测,分别检测混凝土在各龄期下的弹性模量、强度、容重等等指标,并与建模分析时的初设数据进行比对,若有出入进行调整和修改;
5、每个节段施工后及每种工况检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主要是节段立模和混凝土浇筑终凝后高程和坐标数据)进行比对,主要是对各工况的高程和平面数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比对和调整,实现实施→检测→调整→实施→检测→调整→实施的循环。
6、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施数据与理论数据的误差分析找出原因,实现线形控制,最终达到精确合拢。
求是 严谨 创新 ——Keep Moving........
[ 本帖最后由 子菁 于 2008-1-18 15:24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