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监控过两个连续刚构,在监控过程中,在计算每一阶段的立模标高时,分别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1:根据挂蓝荷载预压试验得到的挂蓝弹性变形值,2:为了防止后期由于徐变引起的跨中下挠,计算出的成桥预拱度,根据目前国内连续梁(刚构)的监控经验,一般的计算方法是:f=L/1000+1/2静活载挠度+3年的徐变挠度,这个是中跨跨中截面的成桥预拱度值,其他截面的成桥预拱度按照经验的余弦曲线进行分配,边跨1/4截面的成桥预拱度值为f/4,其他各截面的成桥预拱度值也同时按照经验的余弦曲线进行分配,3:施工预拱度,这个也是一座桥施工监控成败的最重要一个环节,要通过采用计算程序,严格按照桥梁施工的步骤进行仿真模拟,计算出到最后一个施工阶段主梁所有节点的最终累计挠度,就是每个截面(节点)的施工预拱度,其计算结果的精确度一般与弹性模量E以及预应力管道的摩阻有很大关系,这些都需要在后期的监控过程中进行不断的修正,才能使得理论数据与现场实测数据尽量接近。所有这3项的和与设计标高相加,就是每个节点(块段)的立模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