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用范围
) T+ w, V, {& A8 W- A1 M) g* @: y9 v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铁路隧道整体道床施工和作业。1 v& z; m4 E" g% K7 j0 C2 j
2 施工准备# r0 g8 f8 Z. A
2.1 材料 O+ w2 ~7 ~: O3 Y
钢轨及相应的配件。预制钢筋混凝土支承块,木楔、砂、碎石(卵石)、水泥。
/ @" H7 k& T5 F/ d! |2.2 机具
4 Q* u2 [ A; ] s# `8 g5 P: n 钢轨支撑架、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双拼拌合机、运输车辆、撬棍、经纬仪、水准仪、塔尺、水平尺、钢卷尺、米尺、线坠、抹面工具等。
) H9 K; N3 G% ~ T: }/ E! B2.3 作业条件
- b( d; q- y, Z3 E% h2.3.1 基底施工已完成,作好施工排水与基底处理。基底处理工作内容包括:欠挖检底、超挖回填、清除须碴、杂物等。
9 ?3 [7 I& t3 f8 ~7 z4 k6 [$ a; z2.3.2 修筑排水侧沟,并铺好水沟盖板。
0 J6 w$ R$ W; J, S ?4 J9 g# ?2.3.3 修筑人行道,人行道高程误差不宜大于+10mm、-20mm,高道床一侧宽度误差不得大于±10mm。人行道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可铺设运输轨道。
\! h; q. S, ]5 i% S2.3.4 测量标桩的埋设: s0 S2 q; D6 T; P# J& I9 {
控制桩的中线,水平应根据隧道贯通测量经过调整闭合的控制点测设;直线每隔120m,曲线每隔60m和曲线起止点,缓圆点、道岔起止点等均应各设置一个点。
5 e1 f0 K9 ], {. V直线上每6米,曲线上每5米各设置一个加密基标点。
8 W" Z9 R( Q9 v* d3 `, D/ l 2.3.5 技术人员充分熟悉图纸,对操作人员进行详尽的技术、质量、安全交底。4 ^ z* k [' i/ S
3 操作工艺
( h5 p6 d4 a/ M- |/ u G3.1 钢轨架设和调整
. n8 o7 i. O' Q6 Z9 N3.1.1 钢轨大致定位
- r' o! u* F+ _: S$ U& {0 E3.1.2 钢轨支撑架架立间距:直线段宜3米、曲线段上宜2.5m设置一个,并直线段支撑架应垂直线路方向,曲线段支撑架应垂直线路的切线方向。, X7 u# U* P0 K% Z
3.1.3 按设计位置用扣件将钢筋混凝土支承块扣紧并固定在钢轨上,使承轨槽与轨底密贴,支承块定位应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W; V' j0 Y1 c1 S
3.1.4 钢轨方向、水平。轨距到位后,再用吊轨架经反复调整,精确定位,亦应达到质量标准要求。+ `* p& g c+ k/ \2 C8 [7 I
3.2 灌注整体道床砼
. U7 R3 [6 j: K- k$ _. H" ? ?3.2.1 砼灌注前,应将铺底或仰拱填充底表面凿毛并冲洗干净,将支承块充分湿润,所有钢轨扣件,支撑架横梁及直立螺杆应加护罩;对钢轨及支承块的方向、水平、位置以及扣件的连接,轨底坡度再作一次检查,技术要求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Z! ^: \- j: L8 B# ]: C
3.2.2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支承块四周及底部应加强捣实,与道床混凝土结合良好。
4 u: h8 X+ m: [! a3.2.3 道床表面应抹面整平,道床面与支承块承轨槽面高差及排水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N+ O5 g: ~8 k& q s
3.2.4 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轨距、水平,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0 a }6 q6 p) A0 c6 x# ^3.3 砼灌筑完毕后,应派专人养护,经常维持其湿润状态。: |. _0 Y9 z) V- m/ {
4 质量标准
3 t/ S" K9 k4 v7 q4.1 道床基底处理工作应按隐蔽工程办理,每段处理完毕,在混凝土灌注前,应经专职检查人员验收签认后方可进行道床混凝土施工。7 ?' f; C+ u; [, I
4.2 干净湿润混凝土支承块,位置允许误差:纵向±10mm,横向±2mm,水平±2mm。3 F1 V; H5 ~ Y& }
4.3 钢轨经调整后,应达到:轨距+2mm,-1mm,水平±2mm,曲线园顺并应符合正矢要求。! Z4 Q5 n ^9 a+ w/ o. W7 H. J
4.4 线路中控制桩测量误差:中线偏离不得大于2mm,水平不得大于±2mm,纵向距离不得大于1/5000。+ l. c( ]9 D& ~! }/ }- z- k
5 成品保护; w+ @, F8 c* x4 G
5.1 混凝土灌注后应避免与流动水相接触,也应避免隧道漏水直接冲刷新灌筑的道床。1 j2 x* {! P# z% `6 H
5.2 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时,方可拆卸钢轨及钢轨支承架。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70%之前,严禁各种车辆在道床上通行。
9 D! e6 E' ~; V6安全注意事项
! Q4 o8 f7 r$ j+ o/ V6.1制定材料运输、贮存、使用、领取以及隧道开挖、运输、防尘等主要工序的安全生产细则。做到每道工序都有制度,都有人管。
: q7 ] {, X, n& M4 f6.2建立工程运输调度,统一指挥。选择适宜的机械设备;机械设备加强养护,提高工作效率,为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F. U0 l/ T9 Y9 X
6.3机械设备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的“三定”制度;认真执行安全操作、保养和交接班制度。
" H6 |6 u: i7 g* f- X, f: j5 Z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各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颁发的操作证。
# u( I8 m. N! u2 C8 R1 h2 V; Q) [各种受压设备容器均应安装压力表、安全阀,并在使用前进行调试实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 N% `; ]& m3 @( B2 |5 h各类机械设备和电器设备严格按操作规程办理。
% K$ U( W& [: O' }6.4加强运输交通安全的管理。
5 b8 n7 K0 x! N* g6.5加强施工用电管理,对施工电线路经常检查维修,严格按照施工用电的相关规范操作。. Q5 m" y) V6 h; L; R3 A4 j
7 环境保护
w' x0 ~5 E/ j/ s7.1现场主要道路采用硬化地面;
5 M: [+ ?; e; V$ \% m9 S5 n2 ~7.2临时露天存放的水泥、白灰等易产生扬尘的材料应进行覆盖;9 @. g7 E8 ^% v" ~
7.3 整体道床施工过程的弃渣必须统一堆放定期清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