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旭日东升 于 2012-12-24 13:56 编辑
这个问题的提出,其实大家早就注意到了,只是因为大家因为手头工作紧,都不愿意去想这个问题。都是大家相互转抄。甚至连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规范(96)》,这个数字(1-2m)都是很模糊的。这个数字的确定,没有什么理论作依靠,完全是凭经验。参看“部规范”和“广东省公路软土地基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发现后者还比前者稍微靠谱点(见图片)。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有观点:对于交通设计这一块,对于设计概念,路基部分的设计最不靠谱的最多。
桥梁:有现成的公式,有成熟的设计参考和成熟的学术研究,还有标准图,有模式化的软件,还有可供设计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参数等等。
路基:虽然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及公式展现,但不定因素太多;虽然有岩土方面的各种参数查阅,但岩土的状态不是一个恒定值,随着含水量的多少,风化程度的时间,作用荷载的可变性等因素,同种性质的岩土,在不同环境下就体现出不同的特性。
现在的路基设计人员,大都是参照原来设计的图纸,简单地用公式计算一下,把图纸改动一下,就算完成了任务。这种设计是不是靠谱,大家想想。
如果您有成功的计算方法,请不吝赐教,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