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边坡技术是由生态袋、连接扣、植物生长根系构建的复合稳定柔性生态边坡支护系统。将物理加固支护与生态支护有机统一,植物根系穿生态袋扎入坡土结构土石中,从而形成生态袋、植被、坡体共同受力的坡面支护体系。能有效防治坡面冲刷和水土流失。生态袋透水不透土,能迅速排除坡面多余水份,促进植物根系的进一步生长发育,有效保证坡体结构。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
一、攻克了传统边坡的技术难题
可快速建造植被,并与周边植被快速融合,促进景观的整体协调统一。花仙子生态系统可选用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植物,草类、藤本、灌木、乔木有机组合,使植物不易退化,大大减少后期维护费用。可根据需要任意造景,景观效果好,减少温室效应。有利于生态系统快速恢复,有利于将边坡环境迅速还原成自然状态。
二、解决传统刚性结构无法解决的工程难题—冻融、膨胀土
采用柔性边坡技术做挡土墙结构,造价比传统浆砌石挡土墙结构节约30%-60%,在北方冻融地区(重力式挡墙基础深度1.5至2.0米)造价再节省10%以上。在近水软基部位,还可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三、在公路建设中节约土地的应用
可以在等级公路建设中构筑永久稳定性边坡。根据试验表明,与常规方法建设的等级公路相比,由于坡比系数的改变,柔性生态边坡工程系统建设的等级公路边坡可大大节省土地。例:某等级公路坡高3m,坡比系数是1:1.5,若采用本系统修建,坡比系数仅为1:0.5.按此方法计算则每公里可节约耕地高达10亩。到2020年,我国将有近300万公里等级以上的公路,如此计算,可节约3000万亩土地。
四、在水利建设中节约土地的应用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为例,总干渠长1400公里,渠深8米,渠道底宽6.3~35.6米;坡比系数2.0~3.0,干渠边坡每延米占地为2×8×2.5=40米宽。每公里占地2×8×2.5×1000/666=60亩。采用本系统,坡比系数0.7,干渠边坡每延米占地为2×8×0.7=11.2米宽;每公里占地为2×8×0.7×1000/666=16.80亩,节省土地43亩;全线节省土地60000余亩;按现在的地价约为30~60亿人民币。
五、边坡柔性支护技术在铁路建设中节约土地的应用
复线铁路可以在原单线路基上直接建造,而不需要再征占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
使用本系统对坡比为1:1.95的单线铁路进行复线改造,每公里铁路可节约耕地5亩。根据权威部门发布的数字,到2020年中国将有复线铁路40万公里,如此计算,就可节省耕地200万亩。 更多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