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个沉井下沉计算,涉及到地基极限承载能力计算,我们公司用的基本是太沙基公式。应用当中有几个问题不是很明白,提出来看看大家的意见。& |( j9 S9 w- Q4 @) }
1、太沙基公式中利用土的内摩擦角来内插求得计算系数,但是如果土体在水下呢?是否可以选用水下休止角进行替换。如果可以,计算时我们是选用水下休止角还是水上休止角。# H! f+ F5 U$ @& V$ `8 v8 H
2、太沙基公式基本上由三部分组成。其中第二部分是基础以上部分土体对地基承载能力的影响。我不明白的地方是,计算沉井时遇到的是分层土体,而且沉井下沉后,基础以上的土层厚度在不断地增加,这样计算的话,相应的土层的承载能力岂不是大的离谱?
( N/ o( Q8 q; F3 l$ C; r$ |$ U9 P 例如我的第三层土是砂层,顶标高时13m,当沉井进入这层时,埋深已经19m了,那这层土的极限承载能力怎么算?
5 s0 `( ?& V" | n9 M 3、 经验认为取容许承载能力的2倍到3倍之间的值基本上就是地基的极限承载能力了,这样的取法有没有依据?对不对?
5 k) x8 L% Z2 b+ |' z* N( r* z; H 还请大家指教,做好说明你的想法的出处,我可以查资料验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