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剽窃已成习惯

xuhaifeng2... 发表于 2008-4-22 09: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近期,关于学术造假、论文抄袭的举报不胜枚举,全国多所名校相继卷入学术造假事件。

  08年3月,笔者在河海大学的《河风海韵》论坛发现一个标题为《河海大学怎么又因剽窃被起诉》的帖子,发帖者称河海大学某教授、博士生导师利用他人的火炬计划成果申请专利,并私自转卖给其他单位。该帖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以及设有研究生院的学校之一。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的总体实力在国内首屈一指,其老大哥的地位在业界也无人能够动摇。当年温家宝总理曾赠言“献身、求实、负责”以鼓励河海人。

  但是,河海大学在学术上屡屡发生抄袭、剽窃等事件。前有2003年的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新民剽窃他人学术成果,后又有2006年岩土所所长、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汉龙剽窃事件,现在又出现剽窃事件。人们不禁要问,难道河海已经形成习惯性“剽窃症”?难道这就是“献身、求实、负责”的学风?河海人是怎么了?

  有人说,高校学术造假深层原因在于考评机制。高工、教授等职称全都需要通过考评来实现,而考评又都需要通过个人在学术成果方面的成果来实现,最后通过考评来实现个人经济、名誉上的收益。也有人说畸形的科研生态为造假者壮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教授一语道破天机:领导人为自身的政绩不惜支持学术不端行为。

  其实,说到底,不管是考评机制还是制造政绩,学术造假的背后都是名利场的诱惑在作怪。何祚庥院士指出,人们普遍认为院士治学严谨,说话可信度高,但如果科学家不是靠严谨的治学精神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而是靠自己的影响力给决策部门施加影响,一旦国家按照这些缺乏严格评审的错误计算进行投入,岂不要出大错?为科学正身,不仅需要科技界自上而下的道德自省。更需要法律的威慑力,那些利用科学的外衣去寻个人之私的造假者们应受到应有的制裁。
  
  在中国人自古以来观念中,读书人原本一向是“清高”的代名词。令人痛心的是,在层出不穷的造假事件人,一些所谓的高级知识份子、为人师表的教授,道德沦丧,随金钱和名利而起舞。
  
  当剽窃已成习惯,我们对知识的尊严,对学者的尊敬,对科学的信任从何谈起?和谐社会又从何谈起?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1万查看24评论

STEELBRIDG... 发表于 2008-5-29 17:39:18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举报 回复
子菁 发表于 2008-5-31 18:52:58
搞施工技术的同样如此。在“Ctrl+C”和“Ctrl+V”如此方便的时代,稍不注意就被剽窃了。知识产权保护是个沉重而难言的话题。大家都很难,特别是老师和教授,我能理解。
举报 回复
jianghongm... 发表于 2008-6-1 00:33:29
河海大学的教授也剽窃,这有点不可思议,这不是有损学校的形象嘛!丢脸!!
窃以为,剽窃只是少数小人物的行为,没想到象牙塔里也有这种事情发生。痛心呀!!!
举报 回复
jing_kaixi... 发表于 2008-6-11 20:27:42
其实,说到底,不管是考评机制还是制造政绩,学术造假的背后都是名利场的诱惑在作怪。
没错!!!
举报 回复
geni 发表于 2008-6-14 23:02:26
急功近利,现在的社会从上到下都太燥了
举报 回复
peter_pan 发表于 2008-6-14 23:16:59
现在的社会从上到下都太燥了
举报 回复
yanjinyong 发表于 2008-6-20 13:23:33
何止是河海大学啊?全国有几所大学敢保证自己的清白
举报 回复
lcjgcg 发表于 2008-6-22 10:59:15
说句实在的,全球或者仅全国,每天有多少人在搞专业?哪里来的那么多创新?真正肯沉下心来十年磨一剑的,只是极个别,难怪有人想走捷径,当世人皆醉,又有几个肯独醒呢?
举报 回复
Arbu 发表于 2008-7-7 19:36:54

回复 9楼 lcjgcg 的帖子

全球太泛了吧?全国倒是没多少单位在搞研究。现在的高校,教授很多都在搞工程,赚外快,搞研究的少!!
举报 回复
jil0301 发表于 2008-7-8 18:54:23
这个社会太浮躁了,连论文里面的数据大家都是编的
举报 回复
mike1949 发表于 2008-8-20 21:39:4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举报 回复
hxdhz 发表于 2008-10-6 16:13:29
现在我们施工单位作科研都是先出成果,再编数据
举报 回复
ggh118580 发表于 2008-10-11 18:12:17
呵呵!联系现实工作,一个小小的开工报告的施工方案都没人细心去认真做,都是复制,修改,完成,也许是因为它太小了吧,不值得大家去仔细做,
但学术论文:在我的心目中一直以为它很高贵,对自己学习有很大的引导作用,如果真的是学术造假,那可是在危害祖国的未来啊!
真不知道是体制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举报 回复
mnop543 发表于 2008-10-14 17:45:57

新土改的路径选择: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近几年,财政政策逐渐加大向农民补贴收入倾斜,但是对于农村人均年财产性收入,其规模基本可以忽略。要实现和谐社会,同时通过刺激农村消费来带动经济增长,一定需要提高农民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这也是本次十七届三中全会要审议的重要内容。

  我们提出,当前的土地制度对农民的束缚并非在于传统认为的使农民没有土地权利,而是无法使农民把这种权利兑现成财富收入,也就是无法将自己的财产货币化。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土地改革大的方向是理顺土地权利流转的机制,而WoW Gold 非激进的所有权改革;我们认为,当前农村土地制度限制了农民成为消费增长源泉的能力,也影响到了农业安全,更是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中国经济面临增长瓶颈的情况下,通过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增长瓶颈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这有望成为带动中国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而股票市场投资者对此仍缺乏整体上和战略上的认识。

  我们列举了市场上流传的土地改革可选路径的不同版本。其中我们认为允许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出资入股,允许农村建设用地上市流转,强化保障Cheap WoW Gold 农民土地权益是基本确定的方向。我们还指出农村建设用地上市流转并不会对房地产行业造成冲击。未来中国城市化路径将从发展大城市化转为中小城镇化。

  同时我们认为延长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很有可能(可能性在50%-90%之间)采纳的路径,而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允许将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以及土地换社保是有可能(可能性在10%-50%之间)被采纳的;我们认为任何激进的所有制改革都超出政府底线。

  我们认为,如果农民能够通过新的土地改革增加财产性收入,那么目前我们所能够想象得到的直接受益的行业是食品,娱乐文化教育,家电,零售,通信和医疗。同时,农业机械,化肥以及农业保险和金融行业会随着土地规模化经营而获得新的增长点。

  过去30年的改革红利始于80年代初的农村改革,目前传统发展模式的改革红利基本消失,但是我们认为本次农村改革可以理解为中国新一轮改革红利的开始,未来政府会为建设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上进行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会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正面影响。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