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钢束顶板张拉的问题

lz1111 发表于 2024-8-2 11:03:3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1、现浇预应力混凝土箱梁腹板钢束通常锚固在梁端,受张拉空间影响,相邻联之间采用先后顺序施工,钢束采用单端张拉。
2、实际工程中往往工期紧张,多联箱梁需同期施工,为保证张拉空间需将梁端锚固槽口做的很大,但与密集的横梁钢筋冲突。
3、为解决这一问题,将腹板束锚固在梁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但腹板束过早地弯起,导致近梁端下缘只能尽量配置底板钢束,但仍旧表现出较大的拉应力。
4、设计中虽然将拉应力控制在规范要求内,但受施工质量影响,预应力损失过大导致实际服役的桥梁中出现梁端附近底板出现大量的横向裂缝,影响结构耐久性和安全。
5、基于以上分析,建议设计师尽量不采用腹板束顶板张拉的做法。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2632查看4评论

1364768031... 发表于 2024-8-28 01:16:16
可有什么解决办法?我看到有种方法是分联墩的位置将两侧的封锚段做长一点,能够满足预应力张拉所需的空间,但是一般两端至少要留50cm左右,分联墩墩顶会做得比较宽一点。还有就是采用单端张拉,但是一联如果太长的话预应力损失会很大,所以基本上不怎么采用。

点评

没有什么好办法,质量、耐久、安全为工期让步,太急于求成了。 50cm的槽口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支座线了,可能计算上通过了,但预应力钢束不通过支点,很难说后期会出现什么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9-20 14:31
举报 回复
lz1111 发表于 2024-9-20 14:31:49
13647680317 发表于 2024-8-28 01:16
可有什么解决办法?我看到有种方法是分联墩的位置将两侧的封锚段做长一点,能够满足预应力张拉所需的空间, ...

没有什么好办法,质量、耐久、安全为工期让步,太急于求成了。
50cm的槽口已经接近甚至超过支座线了,可能计算上通过了,但预应力钢束不通过支点,很难说后期会出现什么问题。


举报 回复
greetingpi... 发表于 2024-12-10 10:07:48
提出一个未经过验证的思路:参考悬臂施工连续梁施工期间通过临时支座墩梁固结后解除约束完成体系转变的思路,通过设置临时支座高差的形式,使相邻桥联竖向标高上错开,张拉完预应力钢束封锚后再落梁就位。关键就在同步落梁就位的控制上

点评

挺新奇的思路,拿一般的30米连续梁来说,落梁高差2米的行程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2-17 08:48
举报 回复
lz1111 发表于 2024-12-17 08:48:26
greetingpine 发表于 2024-12-10 10:07
提出一个未经过验证的思路:参考悬臂施工连续梁施工期间通过临时支座墩梁固结后解除约束完成体系转变的思路 ...

挺新奇的思路,拿一般的30米连续梁来说,落梁高差2米的行程还是挺有挑战性的。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