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访友听得一则趣闻觉得很能说明桥梁审美的联想中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贴在这里与大家共赏。* R, s4 U3 P* v- ?) l! V
某城要实施一座跨江桥梁,进行方案招标。结果,一个非常新颖的斜拉桥方案深受大家青睐,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而中标。随后,中标单位却被告知方案需要改变,只得将原来挖空心思想出来的,颇具创意的,象征“团团圆圆”的两个并联的蛋形拱塔改为牌坊式的门式塔。人们不得其解,纳闷间,听得一种“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个“双蛋拱塔”被某些人看成为一副手铐,害怕不吉利,才“下令”修改的。但是,另一些人却说:修改后的“牌坊塔”更为可怕,那种塔正像陵墓前面的石坊。坐牢比之死亡总要好些吧!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只是这个象征意义未被决策者所觉察而已。1 w9 b7 u$ O1 H! v9 ~! s
桥梁如同千姿百态的世间万物一样,本来并不带任何哲理上的含义,但一旦与观赏者心里所存在的意识共鸣就会产生想象,这就是“联想”。同一个“蛋形拱塔”,对期盼两岸统一者会产生“团团圆圆”的联想;而对于害怕丢官坐牢的人则会想成“一副手铐”。因此,联想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主体和客体,即观赏者心里所存在的意识和客观事物的形象,二者缺一不可。苏东坡有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指与琴不能缺一。) t8 m* M6 P# a/ ]$ W' x; G4 u! H
$ S5 Y6 q: A# @) {8 r& e[ 本帖最后由 包海 于 2008-2-20 22:06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