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官河大桥平面位于直线上,桥梁与下官河航道中心线成90°交角。下官河Ⅴ级航道,通航净空60×5m,河口宽150m,水面宽126m,测时水位1.00m,东侧鱼塘宽123m,水面宽116m,下官河与鱼塘间有一道宽约2m的圩堤。根据泰州市航道处回函,航道中心线根据航道实际走向及深泓线拟合,航道中心桩号为K4+076.1。桥梁中心桩号为K4+075.22,拟定主桥以(22+60.9+75.9+22)m布跨。主桥上部结构采用系杆拱,引桥采用20m预应力砼空心板。主桥主墩采用直立式墩,钻孔灌注桩基础;引桥桥墩采用柱式墩、台,钻孔灌注桩基础。桥跨布置为:桥跨布置4x20+(22+60.9+75.9+22)+3x20+4x20,桥梁全长为407.08m。 1.主桥 (1)总体布置 主桥采用四跨中承式拱桥方案,跨径布置为(22+60.9+75.9+22)m=180.8m。拱肋立面轴线线形采用二次抛物线,竖直布置,拱肋之间通过拱间横梁连接。吊杆采用双索面布置,在横梁上布置混凝土桥面板形成桥面行车体系,桥面荷载通过横梁、吊杆传递至拱肋。桥面以上拱肋采用矩形钢箱型拱,桥面以下采用实体混凝土拱肋。桥面设置水平系杆连接主桥两端的端横梁,以平衡主桥的水平推力;各个拱之间的水平推力通过跨径与矢高的合理配置使得全桥在恒载下的拱肋间水平推力基本一致。 2)主拱
主桥共设置两片拱肋,分别由四个拱跨组成,轴线线形均采用二次抛物线。Ⅰ、Ⅳ号拱肋位于两端,分别由两个半拱组成。Ⅱ、Ⅲ拱肋跨径分别为60m、75m,矢高为24.5m、38m。两片拱肋在桥面以上无横撑,在桥面以下设置预应力混凝土拱间横梁,用以加强拱肋的整体稳定性能,同时搁置桥面板。桥面约2m以上拱肋采用矩形钢箱型拱,桥面以下采用实体混凝土拱肋。Ⅰ、Ⅳ号拱肋截面高度为2m,Ⅱ、Ⅲ号拱肋立面采用变高度设计,拱顶处截面高度为1.3m,拱脚处理论截面高度分别为2.2m、2.7m,截面高度沿拱轴线长度线性变化,横桥向拱肋宽度均为1.5m。
本资料为图纸+Midas计算模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