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连续刚构跨中下挠 成因讨论

水幽寒 发表于 2006-4-1 14: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特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预应力砼连续梁桥和连续刚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形势喜人。但是随着桥跨的增大,连续刚构桥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其中之一就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连续刚构的跨中不断下挠,这会使桥梁运营期内出现不良线形而引起乘客的不舒适感,甚至危及行车安全。所以跨中下挠问题也成了连续刚构这种桥型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厄待解决的问题。请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9万查看38评论

willtang 发表于 2006-4-28 21:35:10
我觉得如果竣工时桥梁线形正常的话,产生这样问题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的收缩徐变造成的
举报 回复
sohulixiao... 发表于 2006-5-18 19:21:55
的确,国内外这个问题都很严重。
国外,如帕劳共和国的科罗尔.巴岛(Koror-Babeldaob)桥是一座跨中带铰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其跨度组合为72+241+72m,是当时世界上同类桥梁中跨度最大者。1978年建成通车,通车后不久就产生了较大的挠度,到1990年,其挠度达到了1.2m!后来采用体外索施加预应力,使主跨中央挠度减小。1996年7月加固结束,加固结束处理后不到三个月就发生了倒塌事故。美国1979年竣工的鹦鹉渡口桥(Parrotts Ferry Bridge),跨径不止为99+195+99,上部结构采用轻质混凝土建造。该桥在使用12后,主跨跨中下挠了63.5cm。
国内,拿过鲁班奖的97年成桥的虎门大桥连续刚构也已经出现了26cm的下挠!而且还没有停止!
原因当然很多!我挑重点说点个人意见!正如二楼所说,徐变变形是造成主梁下挠的直接原因,但徐变我们目前是没有办法控制的!那只能找根本原因了!我想设计和施工的不统一是其根本原因!特别是大跨径!
设计是基于成桥状态,而施工能满足这一条件的只有满堂支架的小跨径连续梁了!跨径变大,施工必然采用悬臂浇筑或者拼装,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时,出现了最大的不平衡弯矩(悬臂梁与设计的预应力效应之间的差值)。而这个不平衡力在合龙后并没有消除,利用虚功原理,这种不平衡力必然引起后期的下挠,不平衡力越大挠度越大!而仅仅通过线形控制达到设计线形是不能消除这个影响的!
因此,设计必须与施工过程相联系!力学概念一定要清晰!
继续讨论!:)

[ 本帖最后由 sohulixiaoxiang 于 2006-5-18 07:23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keminyong 发表于 2006-5-26 20:08:18
1.1计算模式存在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通常连续箱梁和连续刚构桥梁的计算模式是:桥梁收缩徐变完成后的恒载+活载+温度等组合产生的应力来控制设计,实际上某些截面的应力值不是由收缩徐变完成时的各项应力值之和控制,结构计算未能采用应力包络方式进行验算,不能保证桥梁节段施工、合龙后、加载二期恒载、活载、收缩徐变、温度等各个阶段及其组合计算出的最大应力值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另一方面,设计通常忽略了恒载作用下箱梁上、下截面的应力水平差问题,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截面上下缘应力差。由于梁截面顶部和根部应力水平相差较大,应力作用下的徐变效应也有所不同,在支座附近截面,箱梁底部的应力水平要明显高于顶部,相应的产生的徐变效应亦大于顶部,从而带到箱梁产生下挠。
1.2 箱梁温度应力考虑不足,导致局部出现开裂。
箱梁非线性温差对箱梁应力影响很大,很多桥梁由于非线性温差取值偏小而引起应力储备不足,导致箱梁开裂。以前的设计在考虑非线性温度时,由于桥规中未作具体规定,因而很多采用T梁的计算模式取为5度,但实践表明,采用T梁计算模式的温度取值远较实际的非线性温差小。以西攀高速公路金江金沙江大桥主跨275米方案为例,以跨中下缘拉应力为控制指标,通过对美国、英国BS5400、新西兰、新铁规的比较,发现不同国家规范对跨中梁高的要求是不同的,我国《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85)是采用矩形温差模型,而2004版规范改进了温差模型,采用三角形分布,经虎门辅航道连续刚构桥混凝土箱梁的温度监测表明[1],温度分布或温度梯度分布曲线呈现非线性的特点, 由顶板的较大值开始迅速衰减,到腹板的中下部,温度数值最低,温差接近为0;由底板上缘附近开始,温度逐渐升高, 温差逐渐增大。经空间有限元计算比较表明,箱梁的变形和应力对温度梯度模式较为敏感。温度荷载在主梁下缘引起拉应力,它与混凝土张拉预应力筋引起的二次应力相组合,将产生较大的拉应力,以138.17 m + 268m + 138.17 m的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箱梁桥为例,表明主梁引起的弯矩值均接近甚至超过了活载作用时的最大弯矩值,有的部位甚至数倍于活载作用的最大弯矩值。从而降低主梁截面的抗裂性 [2]。另外我国铁道部从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中期对多座铁路桥梁的温度应力进行了实测,表明温差分布是与新西兰规范类似的多次抛物线模式,我国现行桥规仍偏于简单化,计算结果偏于不安全。
与此同时,箱梁顶板和底板温度与环境温度存在一定滞后。在下午虽然箱梁温度达到最高,但由于滞后的原因挠度相对增加较小,而晚间的挠度反而增加;由于连续箱梁挠度与梁体刚度密切相关,支座附近梁体较高,刚度较大,跨中刚度较小,相对较柔,梁顶温度升高导致跨中产生向下的挠度,类似于跨中存在一个铰。梁顶温度升高后,挠度曲线表明跨中截面承受正弯矩,梁底板受拉。顶、底板温差越大,梁体冗余弯矩越大。估计在温度变化下如果产生的拉应力超过了预压应力,在梁底就会产生拉应力状态,经过多次循环,从而降低了混凝土寿命期内抗拉能力[3]。
1.3剪切变形及剪力滞效应考虑不足
我国现行桥规与国外设计规范相比是偏于不安全的,难以充分考虑斜截面的抗剪能力。而且连续箱梁和刚构设计分析时一般采用梁单元,无法考虑剪力效应。但由于箱梁腹板相对较簿,所以箱梁腹板剪应变很敏感。轴向力首先产生在腹板,然后随着剪力滞效应,底板产生剪应变(变形)。对于较宽的横断面,剪力滞效应显著而不能忽略。而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时,运用有效宽度概念,考虑剪力滞效应。对于预应力结构,荷载和预应力产生的剪力滞有所区别。直线型预应力筋等不产生剪力,因此不产生剪力滞效应,所以有效宽度的方法使用时需要注意到预应力梁真正的力学行为。通过以下三种情况的计算分析:1、仅考虑弯矩作用,不考论剪应变及剪力滞;2、考虑弯矩作用及腹板的剪应变,不考虑剪力滞;3、弯矩作用、剪应变及剪力滞均考虑。结果表明,建设期考虑剪力效应,自由端建成405天(建设期)到合拢前第685天间挠度大于不考虑剪应力效应约24%;考虑剪应力效应情况下,25年期跨中挠度增加量比不考虑时多56%[3]。
1.4纵向预应力损失考虑不足,导致预应力水平降低。
由于理论计算模式和计算结果往往与工程实际情况存在差异,加上一些在设计时难以计入的因素,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有必要考虑结构各个截面的应力要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即对使用荷载作用下截面的正应力和混凝土主拉应力,提供一定的应力储备,以便在设计上带来可靠保证。
通过对黄石长江大桥箱梁裂缝和主跨下挠成因分析发现,主梁正弯矩和负玩矩区顶板总向预应力有效性的降低都会使主梁跨中产生下挠,当底板纵向预应力有效性降低30%时,主梁跨中将增加53mm的下挠,顶板悬臂施工束失效10%时,次边跨跨中下挠量增加133mm,中跨跨中下挠量增加137mm。
1.5 高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安全储备不足。
在我国桥规设计规范中,混凝土拉应力和压应力作为设计控制指标,但事实上,我国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同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一样,在受弯构件正截面强度有足够保证的情况下,仍有可能沿斜截面破坏。在斜截面破坏前,总会先出现由弯短和剪力引起的主拉应力斜裂缝。由于预应力的存在,特别在纵向和竖向预应力的共同作用下,箱梁内的主拉应力大大降低,从而使得斜截面的抗裂性比普通钢筋混凝土好。在合理进行纵向预应力钢来布置和竖向预应力钢筋设计的情况下,可以把使用荷载作用下的主拉应力控制在小于规范规定的混凝土抗拉强度(主拉应力)范围内。结构出现斜裂缝,其承载能力将会降低,甚至会突然破坏。通过主拉应力的敏感性分析得知,若不设置竖向预应力钢束或者竖向预应力失效,则必须加大腹板厚度尺寸,重新设计。若竖向预应力只考虑50%的效果时,计算所得的主拉应力仍会出现大于规范规定值的情况。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tomatogard... 发表于 2006-5-29 20:45:25

连续刚构的竖向预应力设计

大跨径悬浇连续刚构或者连续梁桥中往往为了控制主拉应力而设计竖向预应力钢筋,一般采用粗钢筋.但是在竖向预应力钢筋的设计需要注意很多问题:
1.一般箱梁截面高度低于2m的不需要设置,即便是设置了,往往因为粗钢筋太短,施工不便而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浪费钢材.
2.竖向粗钢筋的设置一直都有争议,施工的时候不能或者无法保证粗钢筋的张拉是否到位.计算的时候,往往将预应力值取保守,按照计算值的50%取值,即便是这样,也有可能松掉.
3.好多次咨询或者审查都提出有必要设置或者局部设置的问题
4.设计者往往只有设置了才有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更加好的办法,在经济与受力之间让粗钢筋的设置处在一个平衡的位置?
举报 回复
水幽寒 发表于 2006-6-5 13:15:42
如果桥梁成桥后各截面存在正(负)弯矩Mg,在若干年后混凝土所发生的徐变也必然沿着已留有的转角方向发生应变,即产生徐变挠度。有意识的设计预应力索所产生的弯矩MT与恒载Mg相反,使连续梁各个截面转角也为零θ≈0。这样就使若干年所产生的砼徐变仅发生轴向缩短而不发生下挠。一般设计都将梁体的自重挠度fg反方向预抬高,即通过调整模板,能在外形上做到了合拢时跨中梁截面标高与设计相符。这种做法没有解决力的平衡问题,在连续梁内部仍然存在弯矩,这些弯矩产生的梁体转角也没有消除,所以随着时间增长砼发生徐变后,梁体将沿着原来存在的转角也没有消除,所以随着时间增长砼发生徐变后,梁体将沿着原来存在的转角方向发生下挠。因此说挠度抬高方法实质上没有解决梁体砼徐变发生转角下挠的问题。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maxmiluo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maxmiluo 发表于 2006-6-6 10:54:58
水幽寒的观点,好像跟上官*的观点类似啊。

连续刚构的使用阶段挠度下挠的问题,他们都认为是徐变的问题,问题仅仅如此么??

小弟在苏州的工地上,这样的批评太多了。
举报 回复
水幽寒 发表于 2006-6-6 13:32:11
当然徐变并不是造成下挠的全部原因,但徐变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好多问题多是围绕徐变产生的:比如,加载龄期过早;顶板预应力损失;公路桥梁规范的计算徐变结果偏小等等。
还有一些问题:
1、使用过程中的超载。
     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公路交通量明显加大,超载、超速现象也越来越严重。由于长期处于繁忙的超负荷营运状态,加剧了下挠和裂缝的发展。
2、竖向预应力损失过大等等。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魏建军 发表于 2006-6-10 10:07:02
同意楼上,主要是混凝土材料徐变和预应力损失,这些都是目前没有搞清楚的课题。
举报 回复
Angel 发表于 2006-7-22 23:07:42

声明一下为转贴:

我想可能是从广东某桥开始,某大师的优化理论在中国桥梁界盛行造成的吧。
该桥三天两头封闭,黄石大桥可能被拆,钟祥大桥已被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腹板束还是不要省的好。
举报 回复
redflag 发表于 2006-7-22 23:19:02
楼上说的这位好像姓林吧……
他的观点好像是:尽量不采用下弯的腹板束。
从实践来看,好像很难令人信服!
所以,也不能盲从权威:lol:
举报 回复
水幽寒 发表于 2006-8-13 19:49:32
大家一向认为连续刚构跨中持续下挠有很大的因素是由于对徐变的估计量不足引起的,但是从最近我们课题组做的分析来看,用<04规范>做的徐变下挠比<85规范>做出的小得多,可见专家认为<85规范>是高估了徐变的,我们一直也很疑惑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讨论下!!!!!!
举报 回复
ftyl 发表于 2006-8-15 20:21:17
收缩徐变这一块应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苏通附航道(268刚构)专家组会议上,大家就翼板根部开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大部分专家的意见就是收缩徐变的影响,老鲍(新规范编制者)的意见是:收缩徐变这一块没有考虑充分,一般施工单位7天一个阶段,甚至时间更短,再者施工质量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黄石桥的施工质量就非常差,据说施工后混凝土的强度与设计强度差别很大。
举报 回复
fybwl 发表于 2006-8-16 10:12:19
主要是收缩徐变的计算模式和实际施工模式不均等造成的。
另外现在施工都在赶工期,在混凝土土加了早强剂,但是本身材料的弹模量还没达到。
赶工期是要付出代价的,违背自然规律,在没充分掌握材料特性的前提下,采用捷径,不出问题反奇怪。
个人觉得,预应力砼连续刚构跨径还是不适合太大(200米以内比较合适)。同意水幽寒兄的观点。
举报 回复
lgb8 发表于 2006-8-31 00:36:38
只要设计理论可以,现在也没有过大的怀疑它了.
现在刚构桥在理论和施工实践以成熟,
其实出现问题的桥,施工当中按制不好占的比例大.
赶工期,技术人员配备不足,技术人员对设计意图没有考虑,对以后出现事故(存在)及严重认识不足.
预应力施工简单化,总之嫌麻烦.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