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都”重庆现有各类桥梁4500多座。主城嘉陵江和长江上已有大桥数十座,数量和密度远远超过中国其他城市,建设密度和施工难度世所罕见。事实上,除了这些“现代化”桥梁,重庆还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古桥。
【石拱桥】
荣昌施济古桥
重庆的石拱桥中,年代最久远的当属建于北宋时期的荣昌施济古桥。施济古桥,又名广济桥,位于荣昌县城城西,跨赖溪河。施济桥始建于北宋仁宗年代(约1050年),宋朝宰相文彦博命名为“思济桥”。长110.5米,7孔每孔跨11米,石板铺面,清代即有“川东保障”之称。
涪陵碑记桥
位于重庆城东125公里处涪陵区马武镇碑记村。系涪(陵)南(川)古道上跨越小溪支流的一座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长31.5米,宽5.5米,高7.7米,跨径9.9米,拱高6.6米。该桥始建于宋绍熙五年(1194),迄今已有800年历史,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丰都奈何桥
名山寥阳殿前,有并列的三座石拱桥。三座桥均建于平地,大小、形制完全相同。每桥宽仅四尺许,两侧护以雕花石栏,桥面略呈弧形,用青石铺砌,两端各有两级踏道。桥下跨一方形池,池底及桥壁均为条石嵌砌。据资料记载:该桥建于明代洪武年间,为明朝蜀献王朱椿建在寥阳殿前的观瞻物,距今已500余年,后被佛教徒改为“奈河桥”,桥下石池称“血河池”。
巫山“三无桥”
“无夺桥”、“无伐桥”、“无暴桥”,三桥均建成于1890年(光绪十五年),地处长江南岸,分别位于原培石乡杉木瀼、上阳溪、乡政府东两里,长度分别是18.6米、16米、14米,宽度分别是4.7米、4米、4米,高度分别是12米、9.3米、8.6米。究其得名,无夺指不夺农时、少征劳役,无暴指有功不显耀,无伐指有德行不自夸,均为警示世人尤其是为官者要重视民生、多为民做好事。三峡蓄水至175米后,“三无桥”均已异地复建保护。
长生桥
长生桥是一座位于重庆市开县赵家街道的古桥,始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距今已有129年。桥为南北向单孔石孔桥,桥面微呈弧形,南北两端蹬道不对称,南面为9级,北面10级。桥面长25米,宽4米,高出水面8.5米。桥拱正中有石雕龙头和龙尾,桥面整体保存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