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我个人理解和各论坛文字,两者区别如下:
变形前:结构变形前的支承位置。
变形后:结构变形后的支承位置。该功能仅适用于使用‘一般支承’定义的边界条件,表示该支承点的位置。
有人这样举例:
1.顶推法的钢导梁前端到达桥墩上的刹那,其前端因自重将发生位移,如果此时看成有支承,则该支承为变形后支承。但实际上,桥墩顶点的位置是不变的,此时需要将钢导梁前端强行放置在桥墩支座上,此时的支承为变形前支承。使用顶推法施工阶段建模时,除了铰支点对顺桥向的约束(DX)之外,其余边界条件均为变形前支承。
2.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悬臂端加个支座,而加的位置是结构已经发生完变形后的位置,此时结构的内力和位移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根据这两个说法,应该能够体会两者区别。不知道说清楚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