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由北京市公路局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设计方案为:维持原桥荷载标准汽—20、挂—100;梁腹板和翼板多处破损,但裂缝均为0.1—0.2mm,不对梁的强度造成影响,所以不更换T梁,仅对其进行加固处理;桥梁的下部结构墩柱和盖梁未受到大的破坏,能满足承载力的要求。
: s) T5 _$ Q- a& G7 \% }- l- s; x2 z, v \$ {
仅处理第29孔的墩柱,原因是该墩柱受到火灾的破坏,表面混凝土脱落并漏筋,处理方法凿除旧混凝土,重新喷射C25混凝土;在桥面上车辆通过时,能感到桥梁明显的抖动,因此有必要加强桥梁的整体性。主要措施一是增设横梁,二是更新桥面铺装,三是更换伸缩缝。关于增设横梁,最初有两个方案,一是每孔增设2道混凝土横梁,二是采用槽钢横梁形式。 - V+ {6 @* x% O/ O3 _% @
9 o- y, B! N4 }4 _9 h
经过方案对此,最终采用了槽钢横梁形式。原因是该横梁形式结构新颖、轻便、施工方便,每孔可设多道,更能增加桥面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由于此种形式是第一次实施设计,主要借鉴了国外的类似结构,吸取了以往的经验,并通过强度计算确定槽钢的型号和用量。 7 J/ A6 U! m, w( |4 O' w
+ p$ h; m4 H! i. X3 Q$ |' u7 G$ g 桥面铺装设计采用一次性重新铺设,并加防水层。由于该路重交通占很大比例,所以铺装设计采用双层钢筋网,并增大钢筋用量,钢筋间距10× 10cm,并采用Φ10钢筋以增大铺装整体强度。为延长使用寿命和增加耐磨性,全桥范围加铺4cm厚SMA-16改性沥青混凝土。
1 _/ Y3 N# V$ A( z- Q1 b" R m5 l1 I7 L; w" I2 S& p
全桥均改用美佳伸缩缝,伸缩缝两端用钢纤维混凝土连接手段,以增加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并延长伸缩缝寿命。5孔一联,确保桥梁的整体性和行车舒适性,并适应温度变化条件下桥梁的变形需要。 " g% s; s" d* s4 S5 {
. {. \& g$ g, D& _$ i 横梁的施工工艺:此次施工共计45跨采用加横梁的方法加固,其中第一跨采用钢筋混凝土横梁(作为科研对比用),第二至第四十五跨采用槽钢横梁加固技术。桥每跨有五片T梁,使用专用设备在T梁两侧翼板上各钻一孔,直径为38mm,将工字形加固钢梁架设于T梁底部,用10根高强螺栓将其固定。 ! ]/ `6 d4 S/ L( u% U: n! E3 V
* G; Y" }* {3 j) S N
然后在钻孔中、T梁底部灌注微膨胀混凝土,将高强螺栓下部工字钢梁下的外露部分用电焊划去螺丝扣后弯曲,以防止工字钢梁丢失、损坏或工字钢梁滑动,以避免影响工字钢梁的传力作用。
7 p: ~; O* W' S4 |
$ u' g1 s6 h5 r# m5 \ 每跨架设五根钢梁,从而将每跨五片T梁联成一体,当桥梁受载时,五片 T梁能共同受力,从而减少了单片T梁受力的大小,加强了单片T梁的承受能力,保护了T梁。 6 J% ^) ]- @7 [# C' J' O
4 U* u% O$ b+ {0 S) i) L
全桥有44跨架设了槽钢横梁,共计220根。当钢梁架设完成后,桥梁受力明显改善,当重车上桥时,经现场观察,T梁变形减小,未出现单片或少量T梁单独变形情况,从而保护了桥面辅装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无大损害,使桥面整体性得到了很大改善,较重的车辆通行时感觉振幅明显减小,说明加固取得了成效。一年来,经过多次观察,未见异常,效果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