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海大桥为何弯弯曲曲,起起伏伏

东风 发表于 2013-3-15 16: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东风 于 2013-3-15 16:42 编辑 . I/ m1 O6 _4 `0 k$ Q1 |
9 {* B# \- u7 |' f) h1 y
原文出处: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18907/answer/16289531
- G7 A( H. Y/ t( N8 }
% I0 `. a. C5 r" f, ?跨海大桥平面上是弯的,立面也有起伏,这个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4 b/ f4 D9 D" X2 s1. 美学方面的考虑:
/ Y6 R' C  c' X8 K+ t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1.0.10条:特殊大桥宜进行景观设计;上跨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桥梁应与自然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跨海大桥作为地标性的宏伟工程,其整体设计肯定需要考虑美学方面的因素,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像杭州湾大桥的相关新闻报道里就提到了与西湖、吴越文化等意向相呼应的设计构思。) w" ^2 q6 G$ r( q
2. 海水流向的考虑:! l5 V9 F& _  P8 y8 A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1.3条:桥梁纵轴线宜与洪水主流流向正交。对通航河流上的桥梁,其墩台沿水流方向的轴线应与最高通航水位时的主流方向一致。
这个要求的目的是要让墩台的走向尽量顺着水流的方向,避免墩台常年受水流以及水流中夹带的杂物、浮冰等物体的不停冲击,也避免船舶在通过墩台之间的航道时被突然的水流冲到墩台上造成事故。跨海大桥跨越的范围很大,经过的区域水流流向不尽相同,因此要在不同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轴线走向,不同的区域与区域之间采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也造成了跨海大桥弯曲的平面走向。# k% X& z0 ?1 E* Z1 \& L
023c7857b16b064d5bf81070e863a5c6_m.jpg ! c/ g& [( O. R- K0 X! I3 A
图中上侧的弯曲走向是合理的,桥墩走向与水流方向相符;下侧的直线走向就不太合理,桥墩一直在承受水流的持续冲击。; m) B" c5 i# ~$ _# ^( W) r0 Z
3.船舶通航的考虑:
# l7 |% P6 K4 g) e$ u5 |- w6 j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1.5条:通航海轮桥梁的桥孔布置及净高应满足《通航海轮桥梁通航标准》(JTJ 311)的规定。
大型远洋船舶的航线肯定要穿过跨海大桥。如果大桥太矮,船就钻不过去了,但如果大桥整体抬高,花钱又太多,也不经济。合理的做法是将某一部分的桥面抬高,作为船舶通航的主通行口;剩下的部分保持比较低的高度,节省造价。就像在围墙上开了几个门一样。这就是跨海大桥路面有起伏的原因,类似地面上高速公路的立交桥,汽车走上面的大桥,轮船走下面的航道。
" p2 h4 O% C& u6 x 462a09c16470d23ee18756ea5623e790_m.jpg 这一点对跨海大桥的设计十分重要,有些大桥位于咽喉要道,必须充分考虑通航需求。比如连接欧亚大陆的土耳其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地处要冲,所有从地中海到黑海的船舶都要从桥下钻过去。当年“瓦良格”号航母从黑海边的乌克兰出发前往大连,在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时就是一波三折。由于船体没有动力,加上海峡水面窄水流急,巨大的船体在水流的作用下存在着失控撞上大桥的危险。最后的通过过程也是慎之又慎,为确保安全,海峡在“瓦良格”号通过时还短暂封闭了水上交通。
) l4 S8 \. v) ^. A2 q0 i) j fa29db7f42c18d9f649e116432213aca_m.jpg " j% {( i" p" I7 O9 y+ s
图为2001年10月31日,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的“瓦良格”号。! Y: a- Z9 Z) w( k2 D9 M$ J9 u
4.行车安全的考虑:
; Z& V* a' T7 u9 d/ i3 \5 V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3.0.1条:应考虑车辆行驶的安全舒适性以及驾驶人员的视觉和心理反应,引导驾驶人员的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避免采用长直线,并注意与当地环境和景观相协调。
简单一句话,如果平面上没有弯曲,一条直线过去,周围又是单调的海天一色,好好开车的司机容易视觉疲劳,昏昏欲睡,不好好的开车的司机会踩足油门向天边撞去,都不利于交通安全。
& T  z% H- ]' v% ?4 u' x0 g5.地质条件的考虑:3 F6 `- y& z1 h7 f4 F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第3.0.1条:路线应避免穿过地质不良地区。
4cccaed7e66f26dec9d2b0a7da32de6b_m.jpg
8 ^' C! m1 a0 B! P3 Z" U" e可能在原先预定的线路上存在着一部分地质特别差的区域,比如某个位置有特殊的淤泥层,桩基础和承台很难施工。这时候就需要用平面大曲线的形式绕过地质不良地区。虽然路远了一点,但是相比硬穿过地质不良地区,提高了安全系数,也减少了不必要的处理特殊地质的巨额花销,整体收益还是值得的。
4 O( P9 r7 N) h* b总结:. {4 n( p% l5 g, @; Q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第3.1.1条:桥梁应根据公路功能、等级、通行能力及抗洪防灾要求,结合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设计。
桥梁设计,尤其是跨海大桥,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因素。有时候,不同的因素还会带来相悖的要求。最终的平面走线、路面标高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得到的相对的最优解。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7483查看6评论

嘻嘻哈哈... 发表于 2013-3-15 16:59:05
写得挺不错的,通俗易懂,补充一点内容5 @/ \0 q3 g8 d& l& K* \
桥形呈“S”形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道路车辆通行安全因素,通常直段不能太长;二是桥下船舶航行安全因素,减少建桥对水流的影响,保证桥梁各段的桥轴线与涨潮和落潮的主流垂直。0 q0 c0 [0 r7 a7 U7 v
其他原因:兼顾海洋水文环境特点,结合行车时司机和乘客的心理因素、避免驾驶员视觉疲劳等。- l# h$ Q  L. @/ g+ j* c

2 X0 Q: P' f, X- G# _( |4 Z
举报 回复
xsycx1203 发表于 2013-3-16 10:58:12
写得不错,学习了
举报 回复
dingling32... 发表于 2013-3-16 11:30:40
嗯,给我们补充了知识,
举报 回复
huanglinxi... 发表于 2013-3-17 11:53:02
真不错  学习了!!!
举报 回复
BDesigner 发表于 2013-3-18 12:47:20
这是个好东西,作为基础了解下。
举报 回复
liushui 发表于 2013-3-21 12:33:20
楼主太伟大,解释的很详细,以前从来没想到这些。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