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最近在做一个小箱梁的梁格分析。6 z7 C3 x* q9 r0 O2 \6 \. F
正交简支小箱梁。跨径25m。梁端和跨中分别有一道横梁,共3道。横向联系虚拟梁梁高取顶板厚度,宽度和虚拟横梁的分布有关,这个没有异议。3 Y. A! z0 d, M k$ m
湿接缝宽度60cm。# Z( w, F. J" y% f
想请教各位。湿接缝是不需要模拟(仅把总量加载在纵梁上),还是需要模拟?8 ~! w/ j4 U; S$ R% g$ r! w
如果模拟,那么应该采用哪一种办法呢?6 ]- G: d( }- n$ P, Z2 l
1、把湿接缝单独作为一条纵梁模拟。
* \! w2 _4 k7 y! R0 e0 l% k2、把湿接缝宽度划分到纵梁里模拟。
+ e3 t% { b) @ A7 T, W9 e3、用施工阶段联合截面模拟?6 [# {$ u4 ?1 [9 f3 O+ z
$ R: g9 x' E2 f3 v" i本人之前的模型是采用方法2,但是考虑如果用方案2,会把中性轴抬高,与单梁模型不一致?打算采用方案1对比一下。' p* e" H6 x" } L8 r6 b9 g7 ^
之前听midas civil技术支持说,可以用方法3模拟,但是找不到相关资料,如何操作?
* P5 \' f0 O4 o! r5 P# R3 C: G' x
1 p1 z0 j6 p" ]7 u% Q" o) b: m% A再有就是虚拟横梁刚度的问题。之前有看到一篇论文《虚拟横梁单元法在小箱梁桥建模中的应用》,里面有提到。按/ @: ~5 P; A8 `# y" v5 @
照同原桥梁整体截面抗弯、抗扭刚度等效原则, 调整各纵梁的抗弯、抗扭刚度系数。在做小箱梁梁格分析时,也需要么?(并没有将预制单梁划分成2道纵梁)。文中还提到“为避免桥面板自重重复计入, 将虚横梁的自重调整系数设为零。此外, 虚横梁的扭转刚度及绕其竖轴的抗弯刚度对纵向梁格抗弯有利, 不应重复计入, 也应将其调整系数设为零。”
( G/ A) {2 }. }) ]& a! L9 @& v; M3 Q$ y. d
根据本人试验,将虚横梁的扭转刚度及绕其竖轴的抗弯刚度设为0,纵梁的应力和挠度反而小了,与论文理论有出入。
2 Z4 k2 o3 B# J/ q4 d Y
5 a0 L. H; z- G6 R8 D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下面将此论文上传。请大家一起讨论下小箱梁用midas civil进行梁格划分时。上面这些问题应该怎么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