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碚嘉陵江大桥

zhoulingmi... 发表于 2012-4-14 08:31:4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新建铁路重庆枢纽遂渝引入工程DK125+928新北碚嘉陵江大桥主跨为(94+168+84)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结构,其箱梁顶板宽11.4m,箱宽8.0m,顶板厚55cm,底板厚45~110cm,腹板厚50~100cm,梁高6.0~11.5m,变高梁按二次抛物线 变化,梁体圬工采用C55级混凝土,采用三向预应力结构,底板束及腹板上弯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16-7φ5钢绞线,顶板及腹板下弯束采用高强度低松弛13-7φ5钢绞线,纵向预应力底板束及腹板上弯束采用HVM15-16型锚具,顶板及腹板下弯束采用HVM15-13型锚具,纵向预应力管道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塑料波纹管成孔,13-7φ5钢绞线波纹管内径为85mm,外径为99mm;16-7φ5钢绞线波纹管内径为100mm,外径为114mm。梁体顶板横向预应力筋采用4-7φ5钢绞线,扁形金属波纹管成孔,管内尺寸宽70mm,高19mm,采用单端张拉,张拉端采用BM15-4扁形锚具,锚固固定端采用BM15-4P锚具锚固;梁体腹板中竖向预应力筋及墩梁固结处横向预应力筋采用32mm精制螺纹冷拉钢筋,φ45mm金属波纹管成孔,JLM-32螺母锚锚固。
挂篮设计
本挂篮由主桁系、后锚系、滑动行走系、模板系、悬吊系及工作平台组成。
主桁系统:由两片铰接的H型钢组焊件桁架组成,桁架间距7.5m,桁架之间有中横桁架梁、前上横梁、桁顶前、后联系桁架相连,主桁两侧设悬挂后传力桁架梁。吊底模后锚梁,实现侧模、底模与主桁架同步行走,前支点滑船与主桁节点箱间铰接,以满足铰变位,改善受力。
后锚系:利用箱梁腹板的竖向预应力筋即精轧螺纹钢筋与连接器将后锚梁锚固在主桁后节点箱上。
滑动行走系:采用前滑后滚轮的行走方式,使用5t导链作动力行走,前支点滑船下设四氟板,在其下设置的轨道梁上滑行,轨道梁由钢板组焊而成,有1.0m及1.5m两种规格。轨道梁通过精轧螺纹钢及铁扁担锚固在竖向预应力筋上,以克服挂篮行走的倾覆力矩。挂篮后支点设反扣轮,反扣轮在轨道梁的上翼缘滚动前移。
模板系
底模:由前、后横梁、大纵梁、小纵梁、小横梁及钢板组成,底模两侧设密封橡胶垫以防漏浆。
外模:采用型钢与钢板加工而成,为便于运输,竖向共分成2.5x4+1.52m五节,用法兰在竖向拼接成整体,外模通过外滑梁悬挂在挂篮前上横梁及已浇梁段箱梁翼板上。
内模:内模由顶模、侧模和内滑梁组成,内模前移时通过内滑梁整体前移;内顶模做成中间分离式,侧模与顶模铰接连接,便于拆模和同步前移。
端模:采用胶合板模型,以适应预应力孔道变化开孔方便。
吊杆:均采用 精轧螺纹钢筋作吊杆,吊杆的调整通过小扁担梁用手动液压千斤顶进行调整。
工作平台:在挂篮外侧、前端、前横梁、箱梁内设工作平台,在挂篮前端悬挂张拉平台。

遂渝新碚嘉陵江大桥挂篮设计计算书 - 副本.doc

2.3 MB, 下载次数: 163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1 收起 理由
cq_qg + 1 应该是转载的吧

查看全部评分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3492查看2评论

ybsypy 发表于 2012-5-1 21:11:44
是几个案例还是一个,说清楚点,是哪个专业的
举报 回复
xsycx1203 发表于 2012-7-19 20:27:27
谢谢lz,学习一下施工计算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