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楼说的不错。, y! t2 Y9 L N
人云亦云,有两种说法:一、规范的车道荷载是虚拟的,其实荷载很大,实际设计中车辆几乎达不到这种情况;二、现实中的超重太严重了,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设计中应该考虑增加一定量的安全储备。
5 `0 R1 `# Z \+ @& h6 n4 D3 S! g我说点个人看法:
# q: g8 y/ ]) R6 q" L# p规范中的车道荷载的确是虚拟的车队,没有错。但是不妨简单算一下,做下对比:一级公路荷载是10.5kN/m,集中荷载就按180kN,换算到一辆55t车上应该是180+10.5*(3+1.4+7+1.4)=314.4KN,规范中最重的车辆荷载是550kN,跨径增大时180会变大,最大是360,314.4变为494.4kN.这个时候仍然没有达到55t的标准。8 m$ y2 Q* v9 `1 X u- P
也就是说规范中的这种虚拟车队,模拟不到55t重车布满的那种情况。实际中像4楼说的那种,如果在山西、内蒙的某些高速公路桥上,如果说有60~70t的重车,因为大雪或者其他交通事故在桥上堆满的话,后果可想而知。, E) A3 s( v% g7 B7 q9 v% ?2 r1 P
所以,我的观点是在这些重车较多的区域,真得对桥梁的活载适当放大。
5 Y& N* o" @' p' p* N7 f+ T A% L我们在设计公跨铁时,铁路局就会有放大活载的规定。以留足够的安全储备。我觉得这些区域的桥梁,也可以适当放大活载。并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种,车道荷载是虚拟的,可以足够大。
+ z' R/ ^# y& `* D欢迎大家拍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