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拱的应力叠加法和内力叠加法的区别

hejr 发表于 2006-12-19 19:46:18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请问各位大虾:钢管拱的应力叠加法和内力叠加法到底有何区别,应力叠加法是否必须把拱肋当作组合结构来计算?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1万查看6评论

hejr 发表于 2006-12-21 08:47:54

回复 #1 hejr 的帖子

怎么没人回复啊!!!
举报 回复
uranusmoon 发表于 2007-1-8 18:29:38
桥梁设计应该采用应力迭加法,内力迭加法会有一定误差,可惜现有一些桥梁设计软件居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举报 回复
hejr 发表于 2007-1-12 16:59:38
请问楼上大虾用应力迭加法法计算时是否考虑钢管的套箍作用,如何考虑?
举报 回复
渔人 发表于 2007-3-13 16:48:06
应力叠加法是考虑结构的形成过程,分阶段计算的,每一步计算都是在上一步已形成的结构刚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内力叠加法不考虑结构的形成过程,类似一次落架的受力方式来计算.5 z1 A* v/ U3 j- Q  M6 c- J; b
钢管拱桥的施工是分阶段架设的,拱肋钢管和混凝土的受力是不断累加的,其结构的整体刚度也是随施工阶段逐步形成的,设计计算模拟时是应该按应力叠加法来做的.2 ]7 v' z9 k: L8 b
如按应力叠加法来做时,比较常用的拱肋模拟方法是将拱肋看作空钢管+混凝土的结构形式,共用节点.! K8 K+ r0 D. g4 f
至于钢管的套箍作用则看你取用什么样的材料本构关系,套箍作用主要是钢管对混凝土的加强,如果要考虑则可以把混凝土的材料本构关系按约束混凝土来取,做材料非线性分析.一般目前设计的钢管混凝土中混凝土的压应力还达不到那么大,所以一般不考虑,钢管和混凝土均按线弹性材料来取值.这样也是偏于安全的.
. C. f/ k6 X+ p3 b* V) \2 o* {目前钢管混凝土拱桥设计中,最大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 s! v3 h% U# L) k  s' f+ o
1、对管内混凝土收缩、徐变的计算取值,主要是徐变终值系数,这个还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我原来计算时是按素混凝土徐变终值的50%来取的。! S6 E+ A/ s3 ]  @
2、拱肋钢管的应力上限值应该取多少?按老规范容许应力则只能到210MPa,但实际计算中由于采用的钢管+混凝土的计算模式,再计入混凝土徐变后,应力是很难控制在210MPa内的,除非多用材料,这样就很容易造成浪费。实际钢管混凝土拱桥中拱肋钢管的应力幅值一般是比较小的,按容许应力控制个人感觉是比较浪费的,但没规范来规定这个东西,所以很难办。
) L9 N1 Y4 q" ~0 c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如有不对请您发表意见。
举报 回复
桥梁助工... 发表于 2015-1-21 20:18:16
看了版主的高论,又学习了,但是有个问题,施工单位要是问道:实际中会有灌注混凝土的一个脱空,设计单位能不能给一个脱空率比如2%或者之类的?9 A: ]& h2 z" r( U% E- F& ~, j
请教版主,考虑到施工中的脱空率,钢管的设计应力又应该如何设定?
1 ]  s. F$ b4 p) E4 R9 ~( e" E
举报 回复
huangyuzho... 发表于 2015-4-16 09:54:08
渔人 发表于 2007-3-13 16:48
- B* S$ ?1 i0 S. H: V应力叠加法是考虑结构的形成过程,分阶段计算的,每一步计算都是在上一步已形成的结构刚度的基础上进行的;而 ...

* ^' A5 K+ b, K0 x1 W你好,你的总结非常好,我在做钢管拱设计的时候,采取和你一样的方法控制。但是我总有一些不能解决的问题,运营阶段混凝土出现拉应力,应该怎么解释,尤其是活载下。这种情况,我都是按承载力进行验算,不提应力的问题。qq,1508186685有机会交流交流。% T( |7 q1 a3 y; W7 w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