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规范的梯度温度该如何使用

chengqingh... 发表于 2005-11-12 04:50:3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请大家讨论一下新规范的梯度温度该如何使用7 l( ~$ a* q3 N
4.3.10 温度作用: c8 S  f& U1 H  r( r% K
表4.3.10-2公路桥梁结构的有效温度标准值(℃)
) n: b# S& k) \气温           钢桥面板             混凝土桥面           混凝土、石  
6 k) @% Q8 e" c4 l( O' p- w, t# f分区            钢桥                 板钢桥                桥% e7 X! u0 }! k, I; s( ]
                                                    / a- N% @3 X# {# b( j4 j$ n8 j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0 z# l; q# j5 O  u  `7 U8 }
严寒地区        46        -43        39        -32        34        -23: d3 K  l3 |# c* h
寒冷地区        46        -21        39        -15        34        -10
" R, z# Y$ P4 q+ w# Z) b温热地区        46        -9(-3)        39        -6(-1)        34        -3(0)$ q- D% W2 p4 J+ x5 ?  y9 O" K1 |. V
   计算桥梁结构由于梯度温度引起的效应时,可采用图4.3.10所示的竖向温度梯度曲线,其桥面板表面的最高温度T1规定于表4.3.10-3。对混凝土结构,当梁高H小于400mm时,图中A=H-100(mm);梁高H不小于400mm时,A=300mm。对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A=300mm,图中的t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mm)。
: ^' I, ~2 M* \7 E6 [+ v  混凝土上部结构和带混凝土桥面板的钢结构的竖向日照反温差为正温差乘以-0.5。
8 I) N7 R: X7 [6 B& ?0 r: J0 Z                            T1(℃)        T2(℃)
, m6 m5 r3 [$ C" G7 l( M混凝土铺装                                 25          6.7- U& E7 M) b% g) v; L
50m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20        6.73 v$ c& c$ h. Z5 T& J
100m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14        5.5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5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查看全部评分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3万查看49评论

装得很酷... 发表于 2005-11-18 15:22:08
me也有同样的困惑。
举报 回复
redflag 发表于 2005-11-19 17:37:46
我是这样理解的:您说的实际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整体温变,一个是局部温差。* w% R% o3 `$ C/ a/ F
& O+ ~3 j# S# d# Z# j
   整体温变好确定,安装温度作为基点,温度升高或者降低,加减就知道了。
4 v( w  H  E/ \3 W  A, u- y   局部温差(温度梯度)以安装温度作为整体温度,在考虑梯度变化就ok。比如安装温度是20,对应“50mm沥青混凝土铺装层        20        6.7”项,T1就是40,T2就是26.7。
举报 回复
zouyinjian 发表于 2005-11-21 09:22:10
本次,我们做一座下承式系杆拱,在考虑温度梯度时,比较烦,系梁按照规范时应考虑升温20,降温10考虑,内力比按(承载组合一和正常组合二)升降温5时的三倍,按照这样配钢束岂不是比较浪费吗?而且比较难满足规范要求呢2 Z% l" ?' @2 ^
     我个人感觉规范数据对我们江苏地区温度变化比较大,不可能达到这温度的。$ s; n6 N0 |8 o0 f
     不知道各位大侠如何取系梁的温度梯度呢?
- W! [% q, u) o1 @) X     请各位指教
举报 回复
civilmaste... 发表于 2006-1-6 09:35:34
同意二楼的看法,在表4.3.10-3表头中有 基数 这两个字,不知道大家注意没?
举报 回复
jonsonhoo 发表于 2006-6-13 13:48:05
redflag说得比较正确,当然这样得温度取舍主要也是针对跨经相对不大的桥梁,跨径超过100m左右,个人认为新规范的温度就不一定可信,可以参考BS5400的温度或者新西兰的问题梯度,相对而言,跨径较大的话,温度的作用特别是线性温度的作用效应很大,一般都大于活载作用效应,是要特别注意考虑的。
) y' D# ?3 I, F
, Z9 E) a- ?6 r2 N# J. c7 L) {) x我的疑惑是,水泥铺装的温度规定不合理,跨径大一点的桥,相当难通过,必须加大梁高,要不同缘的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差值太大,对配束的要求太高,储备少了在反温差时出现拉应力,储备多了点点在正温差是压应力超标。很难调合适。
5 a' Z) g. q8 u- ^) @9 @
! \$ V2 A7 r4 q上次,因为一次开会和鲍卫刚在一张桌子上吃饭,也问了他这个问题,他也认为是不怎么合理。但是规范是出了,可是搞的设计的人烦死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 收起 理由
redflag + 3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羊肉汤 发表于 2006-6-21 08:43:23
第一种是整体升降温,各地区按自己的指数即可,第二种温度剃度是考虑桥面铺装对温度的折减,根据规范选值,桥博中分的也比较清楚
举报 回复
tomic_ren 发表于 2006-7-10 09:39:24
不管规范合理不合理,既然有规范,就先照执行了。, J9 K0 D7 v" N7 z' t  I
面对规范,我们无能为力。
举报 回复
wush 发表于 2006-7-21 19:55:40
真郁闷
举报 回复
Frankco 发表于 2006-8-3 11:21:11
确实为两种温度(桥涵规范P16及P88)(均匀温度和梯度温度)。一种为气候温度升降时效应;另一种为向阳与背阳吸热不同。故梯度温度多从梁顶算教方便。
举报 回复
obbo 发表于 2006-8-15 15:04:08
几个不太搞设计的人搞什么规范?有时候几个“划时代”的同志一起弄、凑,没有任何切实可行的试验资料?抄别国的规范人也要自己搞懂!这种规范搞砸了设计,浪费了材料。
举报 回复
qb3.03 发表于 2006-8-25 15:35:09
同意六楼的观点,刚作了一座主跨120米的连续刚构,桥面是混凝土铺装,按照规范梯度温度组合,应力很难通过。对此身有体会!7 S( S, ]; k  `# X
还有个疑惑是竖向日照反温差是根据什么来的呢?是寒流影响吗?不同的气温分区是不是该区别对待呢?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它的组合。: Y6 Z# K0 f% j! w5 J" J" H
在实际的计算中发现如果日照正温差和日照反温差同时满足,应力不容易通过,钢索很难调。比如跨径100多米的连续刚构。
举报 回复
hd_david 发表于 2006-10-9 16:49:28
还有个问题,就是假设桥面铺装有14公分的沥青铺装外加8公分的水泥混凝土铺装,那么按照规范的温度梯度计算明显的保守了,这个又该如何取值呢?
举报 回复
stzgd 发表于 2006-10-11 21:09:27
我最近也是在计算一个拱桥,按照新规范取值,难以通过。非线性温度产生的压应力达到4MPA之多。
. o' l7 X5 |; c7 Z业主和审核单位就是扣住规范。3 _* {- s6 S$ m3 E1 s$ f, c/ a
但我咨询了很多的设计人员,对此都没有什么统一的说法。2 {& Q/ V! b3 T* C- D
这样的规范,这样草率的条文,把人整疯了。
举报 回复
tomatogard... 发表于 2006-10-18 14:09:26
我们单位在做某些咨询的时候,有的把温度的上限值根据桥面铺装的实际情况下调了很多,不知道其他院的同事有没有遇见这样的情况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