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是怎样进行箱梁框架计算的

mydirty 发表于 2009-12-28 16: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除了梁格法以外   用杆系软件大都只能算一个箱梁纵向的受力   扭转的效应都是加15%   
那么大家做箱梁的时候   又都是怎样进行箱梁的框架计算配筋的    难道和我一样是手算的么?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4620查看5评论

9937965 发表于 2009-12-29 16:53:12
你说的应该是箱梁的横向计算吧,不用手算,部分软件可以算,比如midas可以用它的横向计算建模助手
举报 回复
mydirty 发表于 2009-12-29 21:22:03
回复 2# 9937965


    我使得是SAP2000  里面没有专门的横向计算的程序   每次都要用实体单元建模  很麻烦  而且我还容易出错  最后一般都是手算了
举报 回复
minqiao 发表于 2010-3-27 16:39:22
我觉得规范上板的有效工作宽度那些公式定的太简单了。

对一个车轮作用还好用,要是横向多个车轮,纵向多个车轴的话,要是按照那个45度划线过渡的算法,算到最后没法算了。

哎,不过这个公式也都是简化计算的,深究起来也没意义。。。。。。。
举报 回复
wentao 发表于 2010-3-30 11:54:54
深究是有意义的

横向多个车轮的位置体现在,按悬臂板还是单向板考虑计算有效分布宽度;
纵向多个车轮就看有效分布宽度内,轮载是否重叠。
举报 回复
minqiao 发表于 2010-4-10 13:11:03
????
按悬臂板还是单向板跟横向多个车轮有关系嘛?????

好像看不出来。
悬臂板按规范上算好像没有问题,能算下去。准不准就是另外一回事

但是单向板规范上只有支撑处及跨中横向分布宽度公式,而且只考虑跨中的地方纵向车轮分布宽度叠加,


纵向车轮在支撑及支撑-》跨中之间要不要叠加?要是考虑叠加的话?

那支撑到跨中分布宽度按45度过渡的公式就不能用规范公式了。


桥博里面可以把箱梁当作框架来计算。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那个横向分布调整系数,还是按照规范上简化公式来计算的。结果也不怎么理想,难让人信服。。。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3 收起 理由
redflag + 3 解疑答惑,感谢您的劳动!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