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工程挖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 S$ D! e; X) a% v9 k, [" [施工准备 : e: x8 E7 i* b% Y) U; v
1、材料
- E" i/ W9 y' O (1) 水泥:宜用425#普硅或矿渣水泥,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 h5 K( l8 {0 P- N% @ Z (2) 砂:中砂,含泥量不大于3%。
; U4 n/ g1 C, q f4 b- \4 V (3) 石子:碎石,粒径10-15mm,含泥量不大于2%。 & ^+ y3 ~% {0 T6 y; S/ i: ]
(4) 钢筋:品种和规格均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8 j3 [6 c* g2 d8 \ (5) 垫块:用1:2.5水泥砂浆脉18-22号火烧铁丝提前预制。
* t6 R; _: }, C8 E2 v (6) 外加剂:掺合料,根据施工需要并通过试验确定。
+ Z& u9 S# C: I8 ~* e: O0 \6 E 2、作业条件
% |' G6 O( e' b% [. z# D( H3 p* c- L (1) 施工场地,必须做好“三通一平”,并根据现场情况,有条件的先做好地面砼垫层,以利施工。现场四周应设置排水沟、集水井,桩孔中抽出积水,经沉淀后排入下水道。施工现场的出土路线应畅通。
( v' b) M% @) b3 c (2) 按施工图纸准确放线,放出桩位中心线和桩径,并认真进行技术复核,经有关部门办理签证手续,才能开挖桩身土方。 , v7 o. U2 W$ K5 T. p7 s
(3) 挖桩前,要把桩中心位置向桩的四周引出四个桩心控制点,用牢固的木桩标定。 & ]! A4 I0 e! n3 j
(4)施工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和施工员应逐孔全面检查施工准备,逐级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安全教 育,要使安全、技术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都得到落实。 & o. [& O2 y. S9 e
(5)专人负责按桩位编号,做好桩孔的垂直中心线、轴线、桩径、桩长和基岩土质的记录;钢筋笼和桩 身砼等隐蔽验收记录;收集好桩体砼强度等级等有关技术资料,并在完工后整理编册分送有关单位并送技术部门存档。 5 S( T( K( a; ?- j# P8 i9 L$ T
(6)护壁模板分节的高度视土质情况而定,一般可用50-100cm,每节模板安装,应设专人严格校核中心位置及护壁厚度,可用十字架对准轴线标记,在十字交叉中心悬吊垂球,复核模板位置,保证垂直度。符合要求后,可用木楔打入土中支撑模板,稳定位置,防止捣砼时模板发生位移。
* `; x8 Y3 c8 @ (7) 现场制作的钢筋笼,应执行有关规范要求。
% b z9 d/ [8 m" w3 U 操作工艺
, c: }7 h8 g& ?4 o 1、挖孔
3 P; L, X' ~9 U (1) 第一节孔圈护壁应比下面的护壁厚100-150mm,并应高出现场地面200-250mm,上下护壁间的搭接长度不得少于50mm。
) ]; Y( S p) O) R, F* L+ G9 V (2) 为保证护壁砼的整体性,视护壁土质情况,须用φ8钢筋均匀布置作拉结筋,以免脱节下沉,如设 计有护壁大样图,应按设计要求施工。 0 {/ I L7 k$ b$ V' v4 b0 \) `0 j
(3)浇灌护壁砼时,用敲击模板及用竹和木棒插实方法,不得在桩孔水淹没模板的情况下灌注砼。根据 土质情况,尽量使用速凝剂,尽快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及时加以堵塞和导流,防止孔外水通过护壁流入孔内,保证护壁砼强度及安全。 5 @7 B; L2 g! A8 q5 E
(4) 护壁砼的内模拆除,根据气温等情况而定,一般可在24小时以后进行,使砼有一定强度,以能挡土。
3 U, g2 |) P) P1 P# T (5)当第一节护壁砼拆模后,即把轴线位置标定在护壁上,并用水准仪把相对水平标高画记在第一圈护 壁内,作为控制桩孔位置和垂直度及确定桩的深度和桩顶标高的依据。 / r+ n2 Y6 @; o5 [
(6)施工人员必须熟悉所挖孔的地质情况,并要勤检查,注意土层的变化,当遇到流沙、大量地下水等 影响挖土安全时,要立即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 ! ~! M: m1 r# b) z) E8 g
(7) 如遇流动性淤泥或流沙时,孔壁应采用钢护筒施工。对较易塌方施工段要即挖,即校对,即验收,即灌注护壁砼,要保证砼密实度,避免渗漏。 ! C2 K3 f0 p# E; S, k1 ^
(8)对少量流沙的桩位,先将附近无流沙的桩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 上方,用水泵抽水时,将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流沙的桩位,先将附近无流沙的桩孔先挖深,使其起集水井作用,集水井应选在地下水流的 上方,用水泵抽水时,将桩孔和附近的地下水位降至井底下,使井底部免除水淹状态下施工。
8 d. Z! |3 u1 R o2 I& w& E(9)由于大量抽出地下水而影响场地临近原有建(构)筑物,造成基础、地台下沉时,要立即在抽水井 孔附近设立灌水点或利用已开挖但未完成的桩位灌水,以保持水压平衡,土的稳定。 , c' y0 y6 j0 @8 L' R& J {
(10) 发现流沙层,应减少每节护壁高度,可用30-50CM,砼应加速凝剂,加快凝固速度。
( ]5 i% z* c7 S1 \ (11) 处理流沙的桩基,力争在枯水期将流沙桩位处理完毕,以免在雨季期地下水位上升,动水压力大 而增加施工困难。 : s8 X& t- o9 R8 T
(12)桩端入岩,手风钻难于作业时,可采用无声破碎方法进行。若用炸药小爆破形式,要订出爆破方案,经有关部门(公安局)批准。孔内爆破时,现场其它孔内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撤离,严格按爆破规定进行操作。
+ }9 T5 ~; ?& J2 P: g( J6 U' m1 E (13)做桩端放大脚(扩脚)时,应及时通知建设、设计单位和质监部门对孔底岩样进行鉴定,经鉴定符合要求后,才进行扩底工作。终孔时,必须清理好护壁污泥和桩底的残渣杂物浮土,清除积水,经监检同意验收,并办理好签认手续。应迅速组织浇灌桩心砼,以免浸泡使土层软化。 K# x# C2 t' [& @
2、钢筋笼的制作与安放
% j: _% }! f0 S (1)人工挖孔桩的笼筋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
2 r2 G' f- M# d" f [) s (2)钢筋笼主筋砼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预制砼垫块或铁垫件,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4 r) `( t7 q/ d) I. n3 h- L (3)吊放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灌注砼时,应采取措施,校正设计标高固定钢筋笼位置。 : S9 |5 x( C: q" P
(4)钢筋笼过长需分段接驳者,其接驳焊缝及接头数量应符合国标GB50204-92的要求。 + m8 k. a- F& J" A
(5)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参照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表。
- A1 H' r0 y. x% K; n 3、浇灌砼
; J, Q: T2 K* |* j9 |8 r7 K (1)桩体砼要从桩底到桩顶标高一次完成。如遇停电等特殊原因,必须留施工缝时,可在砼面周围加插 适量的短钢筋。在灌注新的砼前,缝面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和隔离物质。 1 o# I8 i9 B% v1 t
(2) 灌注桩身砼,必须用溜槽及串筒离砼面2M以内,不准在井口抛铲或倒车斜料,以免砼离析,影响砼整体强度。
8 M% Y0 @3 f+ z _" B) x: N (3)在灌注砼过程中,注意防止地下水进入,不得有超过50MM厚的积水层,否则,应设法把砼表面积水层用导管吸干,才能灌注砼。如渗水量过大(>1M3/H)时,应按水下砼规程施工。
9 K. J% @+ P5 Q5 Z- P (4) 砼边浇边插实,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和人工插实相结合的方法,以保证砼的密实度。 7 ^/ S- W& E: e9 w/ a7 P. g' ]3 A
(5) 在灌注桩身砼时,相邻10M范围内的挖孔作业应停止,并不得在孔底留人。
, e' i' Y- z4 s$ e* r5 q (6) 灌注桩身砼时,应留置试块,每根桩不得少于1组(3件),及时提出试验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