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区有的软基都比较深,有的达到40-50米(本人在佛山一环就遇到过)。开始,设计院设计的是预应力管桩,深度是16-25米,后来打试桩就打到46米,这显然设计不合理。我当时形容的是:就像筷子插在豆腐上,而且还没插到底,这个有什么作用?后来改为袋装沙井处理了。现在去看,没有多少不理想的。
$ \& M4 W+ Y; i- ] 对于预应力管桩,最大的优点是能承受很大的垂直荷载,但一定要嵌固在硬基层上面,不然,连垂直荷载都承受不了;最大的缺点是不能承受水平荷载,连一点水平荷载都会使其产生偏移,失去效果。% M( o" d* M2 u5 s; E6 Z, _
针对深层软基,最好的处理方法还是采用复合地基、排水固结法,不能强行用很硬的与很软的合在一起来联合承担荷载,这种想法本身就很不成熟。采用袋装沙井、塑料排水板的效果从长远来说都可以。但一定要注重施工控制,不要强调什么什么不好,但又没有找出不好的原因在哪里。多关注施工的质量控制,不能以一概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