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st0302 于 2010-5-23 09:58 编辑 7 f: l. N/ e! k+ y8 i. l" H2 ]# |% {
" X/ F% s3 ~ x7 E关于涵洞的水文计算方面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z" b7 Q$ D% w% w/ x+ K
1、条件可以的话首先还是勾画汇水面积,当然这个人为因素占一部分,不同的人勾画出来的汇水面积可能会有偏差。
1 H: {. F, G: m) P! p9 g# B: }9 `2 [+ I2、根据汇水面积大小选取适当的水文流量计算公式,一般有,交通部径流简化计算公式,全国水文分区经验公式,径流流量经验公式,还有就是各省自治区的地方经验公式,我们当时计算的时候一般选取3种公式计算流量,取较大值,在这些公式计算所得的设计流量离散较大时,分析原因,是不是参数取值有关系。至于选取3种计算流量的公式一是来降低人为勾画汇水面积偏差的影响,再就是可以使结果更准确。计算中发现采用地方经验公式计算所得的设计流量相对更准确些。4 l# i9 {. V6 D
3、根据所确定的设计流量查涵洞设计手册选取适当的涵洞形式及孔径大小。0 O" d+ ]3 N3 a' q+ U/ C+ O
通过计算发现涵洞的净高对于其验算流量的贡献要比其净宽对验算流量的贡献大的多,所以当条件许可的时候增大涵洞净高能有效的增大其验算流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