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过连续刚构的施工监控
对于预拱度的计算基本上是分几块来考虑的:
1 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标高值;
2 在施工阶段考虑混凝土湿重对以前阶段产生的下挠;
3 在假设挂篮或者挂篮前移时考虑挂篮自重对以前阶段产生的下挠;
4 考虑挂篮自身的变形 ;
5 考虑预应力张拉对以前各阶段产生的上挠;
综合以上几种因素,以及竣工标高基本上就确定施工时各个阶段的立模标高(竣工标高的确定是由设计标高,活荷载产生的瞬时下挠,以及考虑3年内收缩,徐变效应得出的).
由于计算的麻烦,监控的技术限制我们没有考虑温度产生的挠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