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预应力现浇箱梁张拉空间的问题

danglj 发表于 2012-4-7 20: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想请教一下,多联预应力连续箱梁,在分联墩处,千斤顶的张拉空间改如何考虑。现在是腹板的钢束锚固处离梁端均为15cm,伸缩缝16cm,也就是说张拉空间最多只有2*15+16=46cm。不知道施工单位能否施工?如果能施工,是采取什么方式处理的?如果不能施工,那么我应该如何修改设计?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导,谢谢。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精彩评论正序浏览

1.2万查看11评论

chibijh 发表于 2013-3-23 10:30:13
A、B梁其实就是平面位置错开张拉,即通过腹板宽度、钢束平弯的变化实现。开深槽就是将钢束经平、竖弯后锚固于梁端顶部的施工方法。
111111.jpg
举报 回复
wuhandaxue 发表于 2012-7-30 21:15:39
0 @) S9 i/ I- U* Y, [
呵呵,大家对楼上的1   A,B梁的做法  2 开深槽口的办法   理解没?没理解的大家讨论下A,B梁的做法和开深槽口的做法是咋回事?懂的人能否截个图瞧桥啊?对分联墩的做法) t& E( C( u! J
举报 回复
wuhandaxue 发表于 2012-7-30 20:01:38
xinhom 发表于 2012-7-24 08:59
$ ]3 q3 ]. b, s: A8 \单端张拉?预应力筋多长?超过一定长度,单端张拉不好吧。老规范好像是超过25m时,不要单端张拉

  u/ _. ^+ V1 Z单端张拉预应力钢筋的长度肯定不只25米,大概有60米这个样子,这个地方争论比较大?大家都来发表下看法啊?  d" V, Y) |( F) ?6 F: z# X1 |: A
举报 回复
wuhandaxue 发表于 2012-7-30 19:59:21
seulqs 发表于 2012-4-8 10:02
$ V" z+ P7 J2 R/ g# ~$ ~3 G采用A B梁形式;
" o& \6 G6 ~2 i! F梁端开深槽;9 m: T6 y8 n9 }: T/ t1 ^, D
将梁端钢束移至顶板上方张拉;

0 y. o3 E- m2 j# X1 @感谢楼上的回答,你的思路很广啊。但是还想请教下:1   A,B梁是个怎么弄法啊,可否截个图啊?  2 梁端开深槽说的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呢?能否截个图啊?请问你的QQ是好多啊?能否QQ上指教下啊,我的598324149@qq.com
举报 回复
xinhom 发表于 2012-7-24 08:59:02
seulqs 发表于 2012-4-8 10:02
; \  A, b% f- x! X7 W/ ^. c采用A B梁形式;
. m( q. h; F- _# x; @梁端开深槽;
6 N9 H2 B* C% x将梁端钢束移至顶板上方张拉;
! W9 ?1 [5 C; c) D% f- ~: D( T1 d
单端张拉?预应力筋多长?超过一定长度,单端张拉不好吧。老规范好像是超过25m时,不要单端张拉
举报 回复
xjr925 发表于 2012-4-9 08:05:02
内卡式千斤顶是张拉空间最小的了
举报 回复
tangchao 发表于 2012-4-8 19:15:16
截图看的明了一些 我们当时设计轨道交通16号 做了很多这种张拉空间很别扭的问题
举报 回复
qjszjc 发表于 2012-4-8 10:55:16
采用单端张拉,但需设计单位进行计算
举报 回复
seulqs 发表于 2012-4-8 10:02:40
采用A B梁形式;) Q0 K, q  s, Z
梁端开深槽;; l9 A& _) E: T. k5 n$ G3 o0 `- f4 Q
将梁端钢束移至顶板上方张拉;# b5 `: _' F$ F: d# @$ B
单端张拉。。。。。/ R- m1 Y+ Z7 b' x, C7 N7 P
方法比较多,我们常用第二种。
举报 回复
akusil 发表于 2012-4-7 23:04:09
恩 同楼上 内卡式千斤顶是张拉空间最小的了
举报 回复
ymqy 发表于 2012-4-7 22:45:49
肯定不够了,内卡式千斤顶长才40多cm,张拉空间至少得1m。
. C1 D0 D) q3 d* e9 j( Q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