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uch 于 2013-4-1 14:28 编辑
8 G4 W |/ f% [/ o% H; T T7 N8 `% L; p8 s! K% I+ i
很好的桥,可惜已经没有桥面了,应该修缮一下方便两岸人过桥。7 G, ~* W P( X' L. X' t
2 v% \5 s5 F( p; V! Y2 Q0 |: q
貌似目前这被称为“现代悬索桥”有些欠妥。。。
4 O5 ]3 i, M n6 \' Y' a# d. D! K% E& x
“悬索桥”谁谁发明的无解,估计是自然界(藤蔓)、或者非人类(猴子)6 j) h1 }% i2 d
古代悬索桥,大概是中国的“竹索桥”、印第安的“藤索桥”,再后来是中国的“铁链桥”
, h3 J) K4 f9 p" H/ Z' H8 j* s后来(大概是12~16世纪记不清)传入英国,在英国发展为“链杆桥”“眼杆桥”,法国人发明了用铁丝制作主缆的技术,最终在美国实现,即著名的AS法。9 ^2 G2 @! O1 {" x( L# t
再后来,美国人发明了PPWS技术,并最终在日本实现。
# F$ q3 V e. ]4 O7 E+ g( o, v% O; m再后来……就是现在了,中国第一座采用PPWS技术做主缆的,貌似是20世纪90年代的汕头海湾大桥,之前貌似没有用PPWS技术做主缆。$ F! v- {/ d+ ~
2 ?2 s- g8 k* V% i& T6 v: m) w+ h
2 _6 W: i8 r( |* f# U8 S/ T3 s
这个桥的主缆属于“链杆”,应该是17**年代的英国技术,欧洲人拿走了中国的铁链桥技术,反哺我浩荡中华……不是“现代”悬索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