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为本人意见,望大家积极讨论! 从理论上来说这种桥肯定是没问题的。
而且运营了20年了。
本次出问题的吊杆基本靠近跨中,正藏情况下这根索不太容易出问题。如“suncs”所说,易出问题的是短索。
个人认为是在某种工况下,问题吊索的索力极剧增大(如共振或者在换索后某种原因造成索的长度减等)采会引起索力增加,造成锚头处横梁被剪坏。 吊杆受力不均是一个方面,锚头锈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检修不及时 最近我也设计了一座下承式钢管拱桥,现在快施工完了年底要通车。对拱桥的设计我也来补充自己一些的看法,这座桥是20年前设计的,设计思路和理念跟现在还是有点差距。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引起重视:第一、从图上看该桥只设置了22个独立的吊杆横梁,没有设置纵梁增强桥梁结构整体性,吊杆横梁一出问题整体性差整个桥就危险了。第二、吊杆横梁端部设计采用一根吊杆,只要吊杆出问题了,桥梁很容易出问题,安全性不高,目前主流的理念是采用双吊杆,哪怕一个吊杆坏了还有一根吊杆起作用,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时间久了换吊杆是难免的事,双吊杆换吊杆也方便多了。第三、运行时间久了吊杆的实际受力跟当初设计的受力情况差别比较大,桥检的时候需要测定各吊杆的实际受力情况,然后重新调整吊杆的受力,以使吊杆受力趋于均匀。 用吊杆还是要谨慎呀,质量保证不了,使用期限达不到,养护不到位,安装不到位 设计时没考虑周全吧。。。 很多类似的拱桥吊杆,均存在检查养护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已经运营10年以上的拱桥的吊杆工况,否则,以后类似额情况,还会发生。相比现在,以前的工艺、技术、设计均和现在相比有一定局限性,但桥已经矗立着,只能加强检查、维护、加固,才可能真正安全、安心。
桥梁无小事。 像这种桥,平时监控维修估计不到位,索力调整估计也没有按照实测来
大桥“病症”已初步勘出-华西都市报
据介绍,倮果金沙江大桥于1995年1月正式竣工通车,全桥长208米,行车道净宽12米,两侧人行道净宽各3米,伸缩缝为浅埋式型钢伸缩缝。该桥设计荷载汽车超—20级,验算荷载挂—120级,人群荷载每平方米3.5千牛。经初步勘查,倮果金沙江大桥上、下游7号吊杆下端传力锚具系统失效,横梁脱落坠江;7号吊杆上锚头的锚杯罩变形,且锚头座砼开裂有破损现象。6号至8号(由北向南)吊杆之间行车道板及人行道沉陷0.75米,栏杆变形,路缘石断裂。与7号相邻的吊杆锚具系统及横梁发生轻微位移。
本帖最后由 lwd899 于 2012-12-14 09:35 编辑
看了一下图,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第一、桥面系整体性不强,这种横梁体系很容易出问题,应当设置加劲纵梁。第二、掉点锚固处应加强配筋,避免局部承压应力过大。第三、跨度较大、等级较高的桥梁最好设置成双吊杆,具有安全储备。第四、加强桥梁检查维修力度。 很精彩,学习了
关于吊杆,我看怎么不像是钢绞线啊,看起来像平行钢丝束,冷铸锚具,不知所称“锁头器”是什么?
楼上到桥上摸过吊杆的朋友提供了重要线索(应该是增幅而不是频率更大吧?有共振),还有华西都市报的报道也是重要线索(锚固系统及锚固部位的混凝土强度问题,说明外荷载非常巨大)。所以,看起来像是动力问题,不是单纯的静力问题。
93年建成,设计估计在90年之前,SAP91都没有,更不要说ANSYS了,SAP5了不起了,软件限制了技术,当年建成这个桥应该还是很了不起的。
有一个问题,空心板纵向是怎么连接的?不是简支体系,路面连续吗?
横梁掉了,空心板竟然没掉下去 更倾向 “高哥”同志的看法,个别吊杆受力过大导致破坏的可能性较大,
而根据其所述过桥时的强烈震动感,桥梁动力性能较差导致共振而产生破坏的可能性较大 这个不是系杆拱桥,只是吊杆拱桥,拱的推力由基础承担。下锚头整体脱落导致横梁脱开,这个不应只是检修问题,是锚头在横梁内的锚固不行,估计其它横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从图片看桥面板应该是连续板。幸好出事时桥上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