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zehua318 发表于 2009-8-18 20:42:15

[发帖典型示范]现浇连续梁分联处预应力张拉设置问题

本人在进行一个城市高架桥的初步设计,遇到了现浇联系箱梁分联处预应力如何张拉的问题。
主要考虑了两种方案:一种是在梁端开大槽口预应力在梁端集中张拉;一种是在距离梁端一定范围内的腹板处分散开小槽口,预应力在腹板槽口张拉。
本人第一次做这种结构,本人感觉方法一施工方便,但由于开大槽口,导致下部过渡墩会比较大;方法二缺点是预应力开槽口太多,对箱梁普通钢筋截断过多,影响桥梁结构整体性。
请大家讨论讨论哪种方法好啊?
附图(点击查看大图):

tumuxm 发表于 2009-8-18 20:45:52

后者

guozehua318 发表于 2009-8-19 09:17:30

为什么是后者好啊?我感觉从施工便利和结构受力角度是前者好。

wp3264 发表于 2009-9-11 11:01:38

你的意思是在过渡墩处张拉,我觉得应该是从过渡墩处向两端施工,然后在桥台处单端张拉

FLiang 发表于 2009-9-11 21:31:35

后者
1.前者最下面那排钢束并没有太大空间供张拉,很难操作
2.从楼主的图看,前者支座处截面削弱太大,若将支座中心线再往跨中移,过渡墩将非常大,影响美观

独自等待 发表于 2009-9-27 21:27:11

后者目前见的最多了。
关键是桥面防水的问题,箱梁顶面还是建议再做一层混凝土找平层

lxlseven 发表于 2009-10-21 15:51:07

后者目前见的最多了。
关键是桥面防水的问题

zycccc 发表于 2009-10-23 23:35:05

锚固端处理不当,常会影响整体结构,逼得施工单位没办法,只有截断普通钢筋,得不偿失

lp19800607 发表于 2009-12-16 16:03:41

前者槽口要开大否则施工不方便、支座附近受力最好 主要是横梁要加大 支座要放到槽口以内一定距离
后者施工方便,但支座附近由于钢束较少 受力有隐患。

webyl 发表于 2009-12-20 21:30:48

现在市政桥梁多选用后者
因为后者在施工进度方面,明显优于前者
工期优势很明显

liutiexiong 发表于 2009-12-20 21:56:16

回复 3# guozehua318


    很明显前者应力过于集中,怎么会从结构受力上更优呢

hulai8848 发表于 2009-12-22 09:27:24

应该说后者有问题,预应力都不通过支座,应该是不容许的吧

zzlqf85 发表于 2010-2-5 17:31:16

采用两种锚端处理,预应力筋通过支座,对面两联张拉位置错开

YXfeifei 发表于 2010-2-6 09:08:01

两种方式笔者都做过,除了工期上较优外,方法二基本上没啥优势,存在的劣势:
1、顶板张拉槽口封锚效果不好,桥面水下渗,长久锚具腐蚀破坏
2、由于预应力钢束均弯起到了梁丁,支点处的主拉应力根本就算不过的,拼命的加斜向普通股钢筋,只不过心理上安慰,减小裂缝,这中张拉锚固方式一窝蜂上的后果还没暴露出来
另外跟OVM公司沟通过,方法一的张拉空间1m就够了,没有大家想象的要把过渡墩整的很大,目前抗震设计细则本身已经把盖梁做大了,空间应该是足够的
个人之见,仅供参考

sloyb 发表于 2010-3-1 17:15:13

学习一下,以上各位的高见我都看了,本人接触桥梁设计时间不长,没什么意见,只是学习一下并说声谢谢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发帖典型示范]现浇连续梁分联处预应力张拉设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