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锚式悬索桥Midas建模参数理解

yiyidesohu 发表于 2018-2-3 18: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yiyidesohu 于 2018-2-3 19:06 编辑
7 D+ i+ V) _" C$ c" J# Y: d" K
  H9 v7 s* I6 B* d! V现在正在做一个小跨径的人行悬索桥,但计算结果有非常大的偏差,有几个疑问向各位有经验的前辈请教,
' I: y  K; Y; X' e/ ?4 t) [3 I
9 }# H/ `% @" r7 c$ n3 I1)通过Midas的建模助手建立自锚式悬索桥模型,考虑的主要荷载为主梁的自重、桥面铺装、缆、吊杆的自重,达到初步的初步平衡状态,但该步建立的模型为地锚式悬索桥,然后修改结构的截面材料、进行单元的重新划分,及边界条件的重新定义,这个步骤必然会导致第一步初始平衡状态的偏离实际,是否修改程度过大影响其收敛性及计算精度7 c4 i1 }0 P3 A6 A0 L% ]$ j! C. l

  R0 |7 s5 B0 ~
0 N  z7 y4 F/ s9 k( n( ~+ w  r2)自锚式悬索桥中,主缆在边跨锚固端除了给加劲梁传递巨大轴力外,还会产生很大的竖向拉力。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消除或减小支座上拔力,将靠近边跨支点附近的截面变更为较重的混凝土截面,而其余截面均为钢箱截面,那么这部分混凝土结构是作为结构参与计算,还是作为附加质量参与计算. H8 \6 O1 ~' L6 s* Z
4 j+ Y  q4 x2 n3 Z5 }& d. Q
3)悬索桥的主梁受力体系为多点弹性支撑连续梁进行初步的主缆的找形,边跨位置的质量加大,必然带来附近吊杆的吊杆力增大,且混凝土实心断面,就边支点及最靠近的吊杆间的梁段作为简支梁计算,吊杆所分配的竖向拉力比跨中标准节段提高了将近9倍,这样就必然带来该吊杆位置主缆线形的加大突变的尖点,这明显的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x5 `8 w' A  t6 E3 C

( t4 o5 i- _, V恳请论坛有经验的前辈指点1 V+ a0 e  c1 D7 E- {( a, w4 k( W

$ m) L( X5 B8 q. {
7 t/ t$ s; n; F! F6 r; M- t" d' g$ A6 V: @# k/ g& X, n# L
$ H3 y5 H+ f9 K( V
精彩评论倒序浏览

1.6万查看1评论

yiyidesohu 发表于 2018-2-9 10:13:38
恳请各位大师指教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