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度较大时,可以适当增加其矢跨比,以减小主梁内的压力,跨度较小时,可以适当减小其矢跨比,使混凝土主梁内的预压力适当提高。由于主缆在塔顶锚固,为了尽量减少主塔承受的水平力,必须保证边跨主缆内的水平力与中跨主缆产生的水平力基本相等,这可以通过合理的跨径比来调节,也可以通过改变主缆的线形来调节。6 b: C# i. r$ t( L5 O
6 f; r* p; ~3 Y& f5 U
另外,自锚式悬索桥中的恒载由主缆来承受,而活载还需要由主梁来承受,所以主梁必须有一定的抗弯刚度,主梁的形式以采用具有一定抗弯刚度的箱形断面较为合适。- b& u' [- h9 ]! S6 O) Z. e) E
2 A( S0 _# d6 c1 [# B; M u3 j
2、 结构特点" b. U8 e% |, i" x+ U. o
+ Z- M* ?( s ?; S- e5 u+ V2 t 采用自锚式结构体系,和地锚式相比可以不考虑地质条件的影响,而且由于免去了巨大的锚锭,降低了工程造价。采用自锚,将主缆锚固于加劲梁之上,相比同等跨径的其他桥型,更有其特有的曲线线形,外观优雅,而且现代桥梁除了满足自身的结构要求外,也越来越注重景观设计,其发展前途很大。
4 X% {' r" W# I+ g- v( ]. h3 C& e) g3 L0 \9 l: |4 C2 I2 C& l9 Q% K! P( {* c
自锚式悬索桥采用混凝土加劲梁,虽然增加了体系的自重,但也增加了体系的刚度,在一定的跨度允许范围内,使桥梁的安全性指标、适用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美观性指标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对结构受力而言,由于采用了自锚体系,将索锚固于主梁上,利用主梁来抵抗水平轴力,对于混凝土这种抗压性能好的材料来说无疑是相当于提供了。免费的。预应力。因此采用的是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节省了大量的预应力器具,而且又由于混凝土材料相对于钢材料的经济性,工程造价大大减少。但是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弯的性能较差,所以对其进行受力分析时应综合考虑这个特点。% Z! u% C& T2 }+ s
6 V/ T/ d, {: ~1 c+ l 由于自锚式悬索桥的主缆拉力是传递给桥梁本身,而不是锚锭体,主缆拉力的水平分力在桥梁的上部结构中产生压力,如果两端不受约束的话,其垂直分力将使桥梁的两端产生上拔力。例如金石滩悬索桥桥采用了两种办法来抵抗这种上拔力:一是在锚块处设置拉压支座;二是在主桥和引桥的交接处设置牛腿,从而将引桥的重量压在主梁上。
; u, K3 O% `; d- j$ r X }! D( G! W2 W i0 D! R
由于主梁采用混凝土材料,设计和计算时必须计入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等因素的影响,这就使得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较钢桥更为复杂。
: q j/ R% [1 }) j$ @3 |5 `$ |4 T$ a# N, i; @
六、施工工艺
' y) I3 J- d/ S- w7 q/ t6 r- m9 M0 t8 |! |& g
1、主塔施工. |3 a& A% j; P0 R
2 q B- n( `6 B/ a1 I 悬索桥一般主塔较高,塔身大多采用翻模法分段浇筑,在主塔连结板的部位要注意预留钢筋及模板支撑预埋件。对于索鞍孔道顶部的混凝土要在主缆架设完成后浇筑,以方便索鞍及缆索的施工。主塔的施工控制主要是垂直度监控,每段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第二天早晨8:00至9:00间温度相对稳定时,利用全站仪对塔身垂直度进行监控,以便调整塔身混凝土施工,应避免在温度变化剧烈时段进行测试,同时随时观测混凝土质量,及时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整。
8 W$ a* w9 L* g5 b, y7 j1 E2 p- F% e# q
2、鞍部施工0 p2 d1 J0 W0 F5 U$ H; G
3 m3 ]. \3 V" G, ~' q3 c1 v
检查钢板顶面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后清理表面和四周的销孔,吊装就位,对齐销孔使底座与钢板销接。在底座表面进行涂油处理,安装索鞍主体。索鞍由索座、底板、索盖部分组成,索鞍整体吊装和就位困难;可用吊车或卷扬设备分块吊运组装。索鞍安装误差控制在横向轴线误差最大值3mm标高误差最大值3mm.吊装入座后,穿入销钉定位,要求鞍体底面与底座密贴,四周缝隙用黄油填实。
) V, Y$ N/ [+ J2 Q, o1 C6 U1 ^6 I2 ?. A/ i5 l
3、 主梁浇筑( u R, a0 M5 H# T/ A8 ?
; i) q1 z: x4 ?8 u. w* M
主梁混凝土的浇筑同普通桥一样,首先梁体标高的控制必须准确,要通过精确的计算预留支架的沉降变形;其次,梁体预埋件的预埋要求有较高的精度,特别是拉杆的预留孔道要有准确的位置及良好的垂直度,以保证在正常的张拉过程中拉杆始终位于孔道的正中心。% K. N G, }# }2 ~
0 P* A) t2 n5 f 主梁浇筑顺序应从两端对称向中间施工,防止偏载产生的支架偏移,施工时以水准仪观测支架沉降值,并详细记录。待成型后立即复测梁体线型,将实际线型与设计线型进行比较,及时反馈信息,以调整下一步施工。
: i& K% {. {% Z' D: Z% c/ k
6 K2 U. k- E7 r3 r# Q G 4、索部施工; L$ p2 |! P' c9 B' `2 W# L
3 C$ Z+ S7 D) a6 I' J
(1)主缆架设
; M( x4 F+ {. P( y4 r/ ]" S( k9 ]. K
根据结构特点,主缆架设可以采取在便桥或已浇筑桥面外侧直接展开,用卷扬机配合长臂汽车吊从主梁的侧面起吊安装就位。
: Y; e7 R7 o* G' d) |" D5 D; w( |( D& ]8 J+ q. {! @' c
缆索的支撑:为避免形成绞,将成圈索放在可以旋转的支架上。在桥面每4-5m,设置索托辊(或敷设草包等柔性材料。),以保证索纵向移动时不会与桥面直接摩擦造成索护套损坏。因锚端重量较大,在牵引过程中采用小车承载索锚端。* S( t" p& }, A2 g8 P" f
1 p, p* E* P I* v: w
缆索的牵引:牵引采用卷扬机,为避免牵钢丝绳过长,索的纵向移动可分段进行,索的移动分三段,分别在二桥塔和索终点共设三台卷扬机。
v( A: x' u; J' l8 n7 y2 M
* Q' b4 R* e+ |7 Q0 J& C 缆索的起吊:在塔的两侧设置导向滑车,卷扬机固定在引桥桥面上主桥索塔附近,卷扬机配合放索器将索在桥面上展开。主要用吊车起吊,提升时避免索与桥塔侧面相摩擦。当索提升到塔尖时将索吊入索鞍。在主索安装时,在桥侧配置了3台吊机,即锚固区提升吊机、主索塔顶就位吊机和提升倒链。
/ h! _- o- c+ X0 Z+ r; Z0 x3 Y5 L1 b7 B. o* j, k
当拉索锚固端牵引到位时,用锚固区提升吊机安装主索锚具,并一次锚固到设计位置,吊机起重力在5t 以上;主索塔顶就位吊机是在两座塔的二侧安置提升高度大于25m时起重力大于45t的汽车吊,用于将主索直接吊上塔顶索鞍就位,在吊装过程中为避免索的损伤,索上吊点采用专用索夹保护;主索在提升到塔顶时,由于主跨的索段比较长,为确保吊机稳定,可在适当的时候用塔上提升倒链协助吊装。
" {) P" U" E6 E7 l+ Y* l4 |4 `8 T3 o) m1 m2 W
(2)主缆调整5 e$ l4 Y# ~$ e ^4 I$ ^6 W
" y7 d: k( @' P# F 在制作过程中要在缆上进行准确标记。标记点包括锚固点、索夹、索鞍及跨中位置等。安装前按设计要求核对各项控制值,经设计单位同意后进行调整,按照调整后的控制值进行安装,调整一般在夜间温度比较稳定的时间进行。调整工作包括测定跨长、索鞍标高、索鞍预偏量、主索垂直度标高、索鞍位移量以及外界温度,然后计算出各控制点标高。5 U- A% U% q, y" Z1 q
1 \0 z: q3 l- L0 U/ P! ] 主缆的调整采用75t千斤顶在锚固区张拉。先调整主跨跨中缆的垂直标高,完成索鞍处固定。调整时应参照主缆上的标记以保证索的调整范围。主跨调整完毕后,边跨根据设计提供的索力将主缆张拉到位。$ G. j, N4 m9 G- a
$ U% R; f% ^, x, H
(3)索夹安装: _, o/ L8 c9 e5 \2 }1 |
/ A$ h- z1 F/ N) B 为避免索夹的扭转,索夹在主索安装完成后进行。首先复核工厂所标示的索夹安装位置,确认后将该处的PE护套剥除。索夹安装采用工作篮作为工作平台,将工作篮安装在主缆上(或同普通悬索桥一样搭设猫道),承载安装人员在其上进行操作。索夹起吊采用汽吊,索夹安装的关键是螺栓的坚固,要分二次进行)索夹安装就位时用扳手预紧,然后用扭力扳手第一次坚固,吊杆索力加载完毕后用扭力扳手第二次紧固。索夹安装顺序是中跨从跨中向塔顶进行,边跨从锚固点附近向塔顶进行。* S" c9 N* z7 g% K% D
+ \/ }# b, U) g+ n m (4)吊杆安装及加载7 o% X; u4 Z) {5 [7 |1 y! I/ p
. k; N. B0 u( |& ]8 Z+ r+ y+ L
吊杆在索夹安装完成后立即安装。小型吊杆采用人工安装,大型吊杆采用吊车配合安装。
) [7 F& y5 Q2 G# \7 U' m/ v+ K( s7 W
由于自锚式悬索桥在荷载的作用下呈现出明显的几何非线性,因此吊杆的加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缆相对于主梁而言刚度很小。如果吊杆一次直接锚固到位,无论是张拉设备的行程或者张拉力都很难控制而全桥吊杆同时张拉调整在经济上是不可行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根据主梁和主缆的刚度、自重采用计算机模拟的办法,得出最佳加载程序。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观测,对张拉力加以修正。
3 P8 {* {" v4 i# D1 v4 r
! B. U4 Z2 m; Y7 q# U- Y 吊索张拉自塔柱和锚头处开始使用8台千斤顶对称张拉。吊索底端冷铸锚具,其锚杯铸有内外螺纹,内螺纹用于连接张拉时的连接杆以便千斤顶作用,外螺纹用螺母连接后将吊杆固定于锚垫板上。由于主缆在自重状态标高较高,导致吊杆在加载之前下锚头处于主梁梁体之内,因此在张拉时需配备临时工作撑脚和连接杆。
! Z! b" n8 @" Y- f1 l
' n8 A0 l) R+ f5 u 第一次张拉施加1/4的设计力将每一根吊杆临时锁定!第二次顺序与第一次相同,按设计力张拉完,然后检测每一根吊杆的实际荷载,最后根据设计力具体对每一根吊杆进行微调。在吊索的张拉过程中,塔顶与鞍座一起发生位移!塔根承受弯矩!这样有可能产生塔根应力超限的危险,为了不让塔根应力超限!张拉一定程度后,根据实际观测及计算分析!进行索鞍顶推,使塔顶回到原来无水平位移时的状态,如此反复后!将每根吊索的张拉力调整至设计值。7 R0 N' n8 i5 {, P% ]8 r' `
1 B# s! y+ s6 |/ y
施工过程的控制对于自锚式混凝土悬索桥每一道工序的施工均非常重要,尤其在索部施工过程中每一阶段每一根吊索的索力都要及时准确的反馈。吊索张拉时千斤顶的油表读数是一个直观反映,另外利用智能信号采集处理分析仪通过对吊索的振动测出其所受的拉力,两种方法互相检验,确保张拉时每一根吊索的索力与设计相吻合。* }0 r" r* t/ I8 t$ W# e
( o3 Z% E* [+ z# h' ]1 L
七、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T& i* w o2 ?: u
: A) ^1 ~1 Y! ^# i8 N; x (1)更优越的施工方法的研究。例如将中跨主缆锚固在主梁的底部,用转体施工,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施工上的困难,但在跨径较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转体施工时的稳定性,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 @: z2 M$ h. ~0 a6 n% M
: p% V. h/ z- _+ n7 n) l- Z (2)主缆锚固点锚下应力的分布研究。
7 @+ j# E6 V8 i1 N4 n2 c' o: p2 J$ \$ L4 ]" S+ h. {7 e
(3)当主缆外包钢管混凝土时,吊杆在主缆上的锚固方式研究。
$ B0 h6 Z- X, R$ t) G% V7 S# r2 v0 K6 Q5 p4 W. R% O
(4)吊杆及主缆的合理张拉顺序研究。
6 I" c4 F" F6 G6 x0 U8 U" t4 t
/ C1 }; Z- s: @) E (5)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 Y9 g) s: }: A( r
# ~2 i' F6 D7 {/ j, s# W (6)受力体系及理论的进一步完善。
* R' b. e& H0 r* b9 u% p, J! F+ [9 b' l9 g* u5 @
八、结论及其发展" k2 K8 Z* Q5 A" d7 o3 b% G
0 P( i$ h8 O, f0 {$ B9 E' k
(1)通过国内工程时间证明,钢筋混凝土自锚式悬索桥在中小跨径上是一种既经济又美观的桥型,结构的刚度也相对较大,对于中小跨径的公路桥梁和人行桥都适合建造。
6 j6 A* |: b2 q+ d. g- S% ]) V8 R3 X) Z: T5 n7 S" z: `$ ^) |
(2)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自锚式悬索桥,锚块的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它不但影响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也是影响桥梁的经济效益和美观要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2 t1 y2 m4 s
: ?& B6 p( J' g0 G* t" U* O
(3)自锚式悬索桥主缆的锚固形式是与地锚式的最大不同之处,根据受力大小和锚块构造要求的不同,可采取直接锚固、散开锚固和环绕式锚固等方式。
! c' E2 R0 A- w7 O9 x4 @4 K9 L; ~# ~/ f4 a+ I2 ?
(4)由于主缆非线性的影响而使吊索张拉时的施工控制变的尤为关键。 Y4 p$ G& I) c0 b
0 t. e. P: }) ?6 j7 O, ?0 Z (5)加劲梁采用钢材造价较贵,并且钢结构容易在轴力作用下压屈。而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恰好可以克服这两个缺点。
' L+ t5 G* Q4 D% T( W7 J1 C( a+ `, @! _4 f( X+ U* O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分析手段也越来越先进和完善,一些新型美观的结构也因此受到设计师们的研究和重视。尽管自锚式悬索桥有着自身的缺点和局限,但在中小跨径上是一种很有竞争力的方案,它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欢迎。这种在20世纪曾被忽视很长一段时间的桥型随着社会的进步又得到了人们的重新认识,随着实践经验的逐渐积累,自锚式悬索桥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方法也将趋于完善,跨越能力也会不断提高,相信在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方案倾向于这种桥型。
, ~/ B/ q5 j b- |- U. o3 I& z5 S. ?2 W+ o, N
[ 本帖最后由 清水明石 于 2007-12-7 13:5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