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协同理念和技术
提升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速度”
10月下旬,京城已是秋高气爽的时节,春城昆明依然绿树成荫。翠湖湖畔,车不多,人不忙,鸟儿不时传来几声鸣叫,更让人觉得日子的悠然。在这样的慢生活中,翠湖宾馆内,中国的工程建设专家和跨国公司高管们就“中国速度”进行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中国速度给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方案专家Bentley的首席运营官 Malcolm Walter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如果你爱基础设施,就要爱中国。中国正在用跑的速度在前进,如果你要服务于这个市场,就要比用户跑得再快一点,再智慧一点。”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宏观战略的影响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将进一步加大。据悉,铁路建设的投资将达7000亿元,水利建设投资将达2.11万亿元,机场、港口、桥梁、给排水等工程建设将再次上演一场速度的较量。如何智慧提速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中国的挑战。
Bentley大中华区总裁刘德盛说:“中国在跑,我们应该开动脑筋,用我们智慧的协同技术帮助它跑得更快。”
以智慧的技术助跑
Bentley的技术的确在帮用户跑的更快。广东省公路勘察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信息管理部主任钟东升说,通过采用Bentley的ProjectWise,单单后期的项目设计资料搜集整理速度和效率就有很大的提高。他介绍说:“我们曾经有一个工程项目,设计图纸高达一米一,需要把图纸签名,贴图号,整理,订起来,交到出版组去出版。一个部门,34个人,从早上8点干到第二天早上8点半,才完成这项工作。如果采用ProjectWise,鼠标轻轻一点就能轻松完成。”
每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成功都始于设计,只有精确设计、精确建造,最后才能经济可靠地运营。而三维协同设计则能够较好的为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控制提供量化支撑。Bentley公司为此提出了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的概念,ProjectWise把项目周期中各个参与方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工作平台上,改变了传统的分散的交流模式,实现信息的集中存储与访问,从而缩短项目的周期时间,增强了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了各参与方协同工作的效率。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AD系统部副部长潘晋介绍了基础设施项目的基于ProjectWise的三维协同设计。三维协同设计有三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多专业协同。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往往牵涉到多个专业,例如结构专业、建筑专业、设备专业、管道专业。ProjectWise提供了一个让所有的设计参与者在一个成熟的平台上实现有效协同设计的工具。第二是异地协同。一个项目可能在中国或者全球不同的地方都有参与者。ProjectWise让来自不同地域的参与者在一个平台上共同工作。第三是多方协同。那就是,设计方、主承包方、施工方、业主等有关单位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信息共享的协同。潘晋说:“通过ProjectWise,我们可以根据授权或权限设置的方式,让相关方访问我们的服务器,共享我们工程的数据和信息,从而实现在一个比较好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和信息沟通。”
ProjectWise 是世界领先的项目团队协同工作平台,国际著名媒体《工程新闻记录》(ENR) 设计企业 100 强中有71 家使用该产品。目前,中国有一百多家用户采用了ProjectWise,提升了速度和效益。
以移动iPad加快工程进度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景:设计和施工人员拿着一堆图纸,到施工现场进行比对和审查,有时候风一吹就把图纸卷上了。利用ProjectWise现有iPad中的相关模型档案,即可实现随时随地瞬间“云”访问和深入审查功能,非常便利。拿iPad到现场以后,安装情况跟设计模型可以具体地去比对,如果安装的不一样,马上就会把这个地方圈出来。这些信息也可以很快地回传到整个内容管理系统里,有关的项目参与者都能够及时共享到这样的信息。这些应用对于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单位来说,能够非常智慧地提高效率。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金锋非常欣赏iPad的ProjectWise创新应用。他说:“我们是做水电设计的,水电设计施工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地下厂房,水电厂的厂房在地下,还有很大、很深的各种隧洞,施工隧洞和引水隧洞,包括各种交通洞,地质条件非常复杂。而且很多设备和施工也在地下,像iPad这样的现场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在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包括业主的运营管理、工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上,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王金锋补充说:“iPad对设计院还有一个很大的一个用处,就是我们大型项目的审查会。以往,一个专家可能要印一两尺厚的资料,一套资料要几千块钱,用完也就没有用了。如果重要的专家配备上iPad,在会上就可以轻松对内容进行修改,这会很有价值。”
技术的背后
三维协同技术的推广并不仅仅是技术在发挥作用。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AD系统部副部长潘晋认为,一把手支持、产业环境和标准化是推动三维协同设计的三要素。二维设计和三维设计在整个设计流程、设计方法、设计理念都是一个全新的革新。三维协同设计理念其实在欧美、日本等很多发达国家都已经接受了,在中国还处在摸索与推广的阶段。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改变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设计习惯是最难的。没有一把手的支持,就推广不下去。现在国家在讲“两化”融合,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然后用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的发展,加快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三维协同设计作为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有领导的支持。
谈到中国的设计环境,潘晋说,中国的工程项目进度非常紧,周期非常紧,三边项目(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现象普遍,给三维协同造成很大的困难。国外的项目基本上是先做完设计,设计通过审查以后再出图,再施工。潘晋认为,三维协同设计的推广必须实施标准化。他说:“我们必须制定一系列标准化的流程,包括企业的规范,来支持整个三维协同设计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标准化做好,企业才能做到规模化,才能提高我们整个设计的效率。”
BENTLEY大中华区技术总监何立波也认为,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至关重要。他说:“协同设计是一个团队配合、合作的设计方法,最重要的就是遵守设计标准、制度和流程。如果大家都按照同样的规则做,效率就一定会高。国内的设计人员非常强调个性化,这是难以协同的一个大障碍。”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数字工程中心主任陈健分享了成功经验。他说:“我觉得我们院的协同设计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原因在于我们的设计人员以前就有做协同的好理念、好习惯,他们用ProjectWise就好像不是一种全新的东西。此外,为了把协同设计做好,我们做了大量的制度、标准的定制,有项目的、技术的,还有管理的。有了这些规定,当然就有章可循了,就很简单了。其实这说起来很难,但是真的把它做好了,就是很简单的事情。”
跨国公司的脚步
Bentley也在以奔跑的速度拓展中国业务,支持中国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Bentley首席运营官 Malcolm Walter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基础设施市场,Bentley在这个市场上的投入,在这个市场上的状态,在这个市场上的运营,都要相应跟上同样的步伐,对这个市场的支持也需要进一步不断的提升。”
快速提供中国市场亟需的产品是第一步。Malcolm Walter举例说,Bentley本身是全球领先的
桥梁设计产品的提供商,已经有非常丰富的桥梁设计产品,但发现中国一家本土企业做了一款很好的产品“桥梁大师BridgeMaster”,且适合本土用户的需求。Malcolm Walter说:“我想我们有两种选择,一是继续把已有的产品打入中国,再做本地化,二是我们直接收购桥梁大师,并丰富这个产品,以更快、更好地满足中国用户的需求。我们做出了第二种选择。这只是一个例子,对于Bentley这样一个有着非常丰富产品线的公司,我们在很多领域、很多产品线都有相类似的事情发生,或将会发生。”
BENTLEY也非常重视其软件产品对于中国市场需求的适用性。MalcolmWalter说:“这不仅仅要求我们对整体的软件产品做一些本地化的支持、本地化的应用,我们还会为中国市场定制开发一些新的产品,以满足中国特色的、独特的应用流程。”
BENTLEY还在中国不断加强其团队建设,包括服务团队,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王金锋说:“我们在跑,所以希望BENTLEY对用户不仅仅是本土化的工作,希望在服务方面,也要在中国这个特殊的时期里,给予更多的关注,在服务上面给予更多的支持。”
2006年BENTLEY在中国只有50名员工,现在有两百多名员工。BENTLEY期望在未来5年内,实现员工总数100%的增长。MalcolmWalter说:“中国是基础设施领域增长最快的国家,BENTLEY又致力于服务基础设施领域,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非常愿意在中国有更深入的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