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结构计算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yinengsoft 发表于 2006-8-7 12:48:35
一、如果下构是扩基或是有承台的7 B6 X1 ?' N5 U8 I" F+ M
如果墩梁固结取0.5L适用于连续刚构
- J- {' w7 R7 H1 d0 @9 g如果墩顶是滑动支座,则取1.0L
6 f0 O* l* h- s- B# E8 w& U/ K如果墩顶是固定支座,则取0.7L/ K4 X+ f$ y5 M5 f4 g& `: b5 V
( ]# t' \( Q3 j2 v' _8 \
二、如果下构是柔性排架的,计算起来较为麻烦,可以参照袁伦一编的连续桥面下构算例了。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3 收起 理由
redflag + 3 交流答疑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luohuaping... 发表于 2006-8-7 15:45:02

应该主要考虑支座切向刚度

我认为支座切向刚度(或说是摩擦系数)是考虑纵向制动力分配的主要依据。因为制动力毕竟是按由桥面---支座---墩台的顺序传递的。一般来讲,桥台处是滑动支座,摩擦系数很小,所以它分配的制动力反而很小了。相反,对于如连续T构承受纵向制动力而言,箱梁类似于一根刚度无穷大之压杆,则在每墩上的分配就仅与墩台侧移刚度相关了。-----这是纯粹从结构力学的观点看,没有管规范如何说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 收起 理由
redflag + 2 很同意您的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whzhang 发表于 2006-8-10 13:38:49
airtiger
  s! F5 W8 O; ~“但配筋率是要满足的,不少于0.4%,不超过1%“,不知道不超过1%,是从哪里得来的,规范上有说明吗??
举报 回复
tomic_ren 发表于 2006-8-14 09:55:51
可参照《钢结构设计规范》,依墩柱两端的刚度确定受压构件的计算长度
举报 回复
tumuxm 发表于 2006-8-14 22:16:47
我们水平力一般取的摩阻力??
举报 回复
swxiao2004 发表于 2006-8-18 11:55:02
原帖由 tumuxm 于 2006-8-14 22:16 发表3 z9 m8 y, G5 t! b0 g
我们水平力一般取的摩阻力??
+ q6 y. v' j, p  k/ m9 I
水平力小于摩阻力时,取水平力
- ^+ u2 z* I. r9 m水平力大于摩阻力时,取摩阻力
举报 回复
sohappy 发表于 2006-8-18 13:19:33
规范里面有明确的规定,制动力和摩阻力的取用问题
举报 回复
woaishuang... 发表于 2006-9-8 09:59:22

很简单的计算方法

我算桥墩时,是根据<<连续桥面简支梁桥墩台计算实例>>上的例子,结合桥梁通就可以计算了,用桥梁通算刚度很简单的
举报 回复
jinduan 发表于 2006-9-8 16:50:28
一般要根据各地的地质情况综合分析,南方和北方的地址差异很的大,在计算分析的时候就要分开考虑
举报 回复
boyxiong 发表于 2006-9-19 17:28:24
原帖由 civilmaster 于 2006-1-6 09:13 发表
  \$ m4 b! I5 H! m对与高度大的墩,制动力、温度力尤其重要,《墩台与基础》是按墩台刚度来分配的,难点是桥台的刚度的 确定,有请高手发表看法,桥台的刚度是怎么计算的?
8 e5 D+ o' \# {, k0 [. g

2 E2 q( C! F) i8 u! _. H( r牛人啊,
举报 回复
传奇道士... 发表于 2006-9-19 17:48:17
原帖由 sohappy 于 2006-5-19 19:13 发表
. m, z; m" n2 V- [: S# G我觉得计算长度应该和约束有关.计算长度的概念应该来自结构力学的杆件稳定问题.所以实际工程时,不能只看着规范套,首先要自己研究杆件的受力.根据杆件的约束情况确定计算长度.
, F% `1 A; G. w; }; |2 y1 ]; \     我看到过一个连续刚构桥墩的计 ...

8 }; h* T0 R- ]8 T# \' u7 y! G: G/ a6 ]. {% F4 D& l
我认为版主前面一段说得很对,第二段话有问题。连续刚构桥墩顶该理解为固定端?我以为应该是弹性嵌固,准确点应该是自由端。
举报 回复
传奇道士... 发表于 2006-9-19 18:17:55
原帖由 yinengsoft 于 2006-8-7 12:48 发表
5 y  }  e0 C% H一、如果下构是扩基或是有承台的
& i! D! W4 ~6 @& @如果墩梁固结取0.5L适用于连续刚构
* n4 z. a. q, }. f* ]( ]/ w如果墩顶是滑动支座,则取1.0L
9 I' H1 j4 x" d7 y5 s/ J如果墩顶是固定支座,则取0.7L
" i) T* R: r: v  A. ~+ ?1 @4 t  P  Y# ~* M/ c! [
二、如果下构是柔性排架的,计算起来较为麻烦,可以参照袁伦一编的连续桥面 ...

% A& A- }9 R: g% y$ `: Y( i! x
2 j: N4 h& E7 _7 g0 @2 y " d- ^+ {! d3 s8 Y+ \6 s+ m
原则同意上述观点:
) k1 A: n3 ?# ^4 @6 {" E& h' ]' V一、如果下构是扩基或是有承台的,可看做是下端固结。对于墩梁衔接形式:
( p) i, n% X9 g8 T7 G' b    1、如果墩梁固结取0.5L,适用于连续刚构
7 N5 v* r; }1 Z! O    2、如果墩顶是滑动支座,则取1.0L! t% f: u( l! d% j8 G1 L8 i
    3、如果墩顶是固定支座,则取0.7L
+ ?+ L7 Y4 e! f6 C8 u% @8 |  ]这些都是理论情况下,实际呢,我以为(欢迎拍砖):
1 R2 y# \; \4 o% M4 L$ V; B    1、我以为连续刚构墩顶应按弹性嵌固甚至自由端考虑,或纳入上部一起计算,因为墩顶水平、竖向、转角位移都有。
) F( L  R) h+ T6 q; z1 F$ M    2、墩顶设滑板支座,恐怕取2L合理点;若设置一般橡胶支座,应考虑一端固结、一端"自由"但水平方向有一个弹簧的计算模型,取值在0.7~1.5L之间。
. a5 o: n. K& s' z) O' x2 d    3、固定支座取0.7L可以。
( o. a" V7 s5 z8 [二、如果下构是柔性排架的,建议用等效基础框架法换算,然后结合桥墩顶部简化情况(同上)用有限元分析。袁总书中用“等效墩柱长度”方法欠妥,请参看王百惠 编著〈〉(书名忘了,大概是什么灌注桩新理论之类)。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收起 理由
redflag + 5 鼓励技术观点!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就这么回事... 发表于 2006-9-28 10:03:38
谁有这本书,发给我,谢谢   简支桥面连续墩台设计示例
举报 回复
传奇道士... 发表于 2006-9-29 11:40:27
原帖由 就这么回事 于 2006-9-28 10:03 发表1 _& q- X# u! D, j8 l2 \9 R
谁有这本书,发给我,谢谢   简支桥面连续墩台设计示例

) M. B7 H9 L2 @& K+ Z# ]4 }: N  a/ F# G1 p: P- b" T8 x
其新旧两个版本的书我都有 但没有电子版本
举报 回复
cnmnqj 发表于 2006-10-6 23:55:14
这个问题很难说清,要不规范中早就明确啦。规范中说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就是不好说呀。
( `+ T0 U7 Q  N实际运用时,只能凭经验。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