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钢结构桥梁在国内应用较少,请投上您的一票

jinzhulaod... 发表于 2016-6-14 09:53:12
现在国家也开始推广钢桥了。
举报 回复
xuetugong 发表于 2017-1-16 15:47:53
国内工程技术人员思想保守,大部分专攻钢混结构。国产材料不给力。
举报 回复
flytowin 发表于 2018-12-12 09:47:29
国内钢结构桥梁采用较少的分析6 b6 p1 _4 f4 g: }% `# R
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没有颁布之前,公路钢结构桥梁在中小跨度很少采用,大跨度桥梁由于需要减轻恒载效应提高跨度上不得不采用;铁路桥梁相对公路钢结构采用要多很多,铁路中较多采用钢桁梁、系杆拱、柔性拱钢桁梁、钢桁拱以及跨越长江黄河的钢桁梁斜拉桥。
  r( x: R/ s. J  S/ p  [3 L% U1)铁路规范更新较公路快速完善均衡,铁路规范经历铁路桥梁钢结构设计规范10002.2-99  10002.2-2005 10002.2-2017,规范更加系统全面,针对钢桁梁、钢桁拱的各项要求:长细比、局部稳定、整体稳定、强度、疲劳、连接要比更新后的2015公路钢结构桥梁要详细,多年前铁路中就有钢桁梁40  56 64 80m通用图。2)公路钢桥规范早期在1974年(公路桥涵设计规范试行 第五章钢结构 第六章 木结构),再到1986年颁布公路桥涵钢结构与木结构设计规范,最后到2015年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在中国基础建设最迅猛的29年中,从1986到2015年公路钢桥规范一直没有更新,很多公路大跨钢桥设计时均参考铁路规范及国外规范,以至于公路钢桥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指导。
3 k: ]' D+ R. M/ a3)国内通过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设计的一拨具备钢桥经验的人员大多在铁路设计院,本身这几座桥也是公铁两用桥,铁路设计院钢桥积累多、钢桥沉淀深。
; Q( p- w0 C" p4 ^( E7 B( u: E( U4 X4)公路部门在短缺型经济年代,钢材缺乏,导致行业形成了混凝土结构优先的惯性思维,培养了大量的混凝土结构专业人员,并影响至今。混凝土与水泥产业可以直接拉动地方经济,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业主通常会优先推荐混凝土结构,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和地方保护主义。" g" E$ p6 v: u' d
5)钢桥建设包括材料供给、设计、加工、施工架设、养护等五个环节,业主在没有设计人员正确指导下,盲目的认为所有钢结构桥梁有以下危害
+ z) S0 ^) x1 U    5-1)正交各向异性板必定破坏,疲劳不好,正交各向异性板是高次超静定结构,即使局部有微小破坏也不会倒塌。
4 B9 f' L+ q: h, W# D    5-2)桥面铺装必定破坏,短时间就需要修复;
, ^" x0 N) H2 k+ D3 d    5-3)涂装有效期短、重新涂装过于麻烦。
" h1 I- D2 R0 m3 b; K; P    5-4)养护费事/ U% |- A1 d# h' W: r" i) @
6)早期大多数公路设计院不具备钢桥设计能力,缺少一个有经验的人带领指导,加上设计院本身没有钢桥项目的积累,项目中需要一个钢桥时往往临时委托设计,造成本院人员从总工到设计人员失去最好的实际项目历练机会。对一个设计院而言当连模仿的机会都流失时,更别提钢桥技术的入门、积累、发展了。, `2 [7 C8 N9 \! e5 k
随着国家鼓励钢结构桥梁在公路中的采用,近两三年很多公路设计院均在恶补钢桥技术,也设计了一些组合梁的通用图;但是钢箱梁通用图还没有设计,国内目前设计的钢箱梁总体水平偏低;钢结构桥梁设计较为系统,主体问题为计算与构造,解决好强度、稳定、疲劳问题,构造服务于受力,相对而言,构造更重要;尤其是各种解决稳定与疲劳细节的加劲肋设置,对于一个新人而言确实感觉无从下手,构造还需要结合钢结构的制造、架设、后期维修养护与受力,同时钢材材料发展、焊接技术与制造水平的提高也是关系着一个国家钢桥的设计水平。
+ L' e0 @) W7 M
9 `% y3 P% q7 X9 S; T% N5 E- W- n! L) @

点评

层主回答的精辟啊,给您点赞  发表于 2019-5-23 11:21
举报 回复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9-7-1 09:06:08
太贵了啊
) U- m; M" y: n3 Z0 e
举报 回复
黑话 发表于 2021-11-15 08:51:42
本帖最后由 黑话 于 2021-11-15 08:52 编辑 ! O# h: {# x! ~5 v: O# J# i! B8 \
- {# Z( h4 r) ~6 x' B7 w
个人理解:建设成本较高;运营养护量大;设计规范尤其是细部构造细节、疲劳应力还有科研研究少大家都有较一致的看法        说点其他方面的,行业精细化施工水平有待提升
9 _  W! [; g4 {3 G4 ^% D! e       听说过同行做过的一个工程,混凝土的预制拼装式桥墩项目,也是国内大局施工,但是施工期间出现大量裂缝,最后虽说也各种方式处理了,但仍旧反映出一个问题。那就是国内目前的行业发展水平依旧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精细化施工。日本对于预制拼装的发展已较为成熟,但是我们的施工单位整体普遍水平依旧有待提高。此问题和反馈依旧适用于设计行业设置可延伸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1 ?+ z; D9 d  a8 P7 n) S
+ F5 h- [+ k# V/ c. L6 s" Q5 h4 H# V* j& p0 j7 {# @' o

* s' V% o+ }' U( k
举报 回复
123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