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梁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

gangwan 发表于 2007-10-5 07:30:13
我国应该推广叠合梁的运用,现在钢梁的桥面铺装几年以后一般都有裂缝。
举报 回复
hejr 发表于 2007-11-17 19:58:35

一般做1/20

一般做到1/20,负弯矩区不加预应力也可以,剪力钉满足构造要求即可,计算时该区域不考虑混凝土参加工作
举报 回复
jjyy 发表于 2007-11-23 11:41:45
现在做的1/19+ F" _( Y! R7 m4 R, a' S, y- U. Q5 ?& d2 G
配置体外预应力
举报 回复
cecilil 发表于 2008-1-21 11:54:53
目前本人研究的是钢混组合拱桥,矢跨比是1/5,跨径75M
举报 回复
liuxing88 发表于 2008-1-21 17:05:56
钢混的高跨比肯定要比混凝土桥梁的要小很多,1/25差不多了。
举报 回复
caiq 发表于 2008-5-1 08:29:35
我10年前做过,全断面1/25,简支梁加了预应力,连续粱的没加。
举报 回复
luxiaowe 发表于 2008-6-13 15:39:11
给楼主发几张图片。上海崇明105m叠合梁,应该是目前最大的了。% M" _* Y8 V7 p) z8 V
DSCN1688.JPG
举报 回复
luxiaowe 发表于 2008-6-13 15:41:43
分块叠合施工,后浇带。( H6 U8 I1 S. a3 e( U7 O
DSCN1685.JPG
举报 回复
uranusmoon 发表于 2008-8-5 16:10:22
请教一下,不加预应力的话,负弯曲区混凝土桥面板的抗裂如何解决?
举报 回复
blueesea 发表于 2008-12-9 14:38:35
我刚做了一个50m的钢混叠合梁桥,梁高1.9m(钢箱1.6m+0.3砼桥面板),施加了预应力
举报 回复
blueesea 发表于 2008-12-9 14:42:44
叠合梁的连续梁的负弯矩区开裂是难以控制的,我的认为是可采用预应力或者顶升中支点的高度,待桥面板施工完毕,达到一定得强度,再将支点降至设计高程,这样可以有效控制负弯矩区的拉应力水平,但施工时可能操作性不是很强。
举报 回复
nluyun 发表于 2008-12-9 15:03:23
学习了,多谢各位。
举报 回复
junheng84 发表于 2011-6-18 01:24:32
学习中~~~~~~~~~~~~$ ?, s* z6 Q5 y2 ~0 I) v
举报 回复
yuyang_990... 发表于 2011-6-25 19:36:27
要用钢量指标低的话窄桥应该建议1/20左右,宽桥横向控制量高。40m左右国内的正常水平的话用钢量在400KG/M^2,好的也有做到200KG以内的,一般地说增加梁高可以明显降低指标。用预应力的话建议体外束,也有少量做桥面板纵向预应力的,没有纵向预应力的一般负弯矩配筋量在3%以上,也有采用调整支点高度或者调整混凝土浇筑顺序又或者预制混凝土板来优化负弯矩混凝土应力的,考虑徐变问题,不建议采用预应力。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2 威望 +2 收起 理由
cjcc + 2 + 2 很给力!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weidawei 发表于 2011-7-9 14:22:00
不建议采用体外索,实际上更换很困难,二期费用也不是很低。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