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梁梁底曲线类型的选择

such 发表于 2011-11-14 21:56:36
本帖最后由 such 于 2011-11-15 07:50 编辑
12楼第一行的公式是错误的,应该是 y = a x ^ k + b x ^ (k/2) + c 或其它形式。
凭心而论,追求抛物线指数的合理性,基本上属于钻牛角尖的话题——影响不大。
当然,很多人钻这个牛角尖,我也钻过。。我的体会是,并无一个固定的合理值,大概与跨径成线性关系,若无更详细资料,可按以下方法取值:
跨径 < 100m     采用圆曲线或2次抛物线
跨径  =  100m     采用1.75次抛物线
跨径 =  200m     采用1.70次抛物线
跨径 =  300m    采用1.65次抛物线
可线性内插。

评分

参与人数 1堡币 +5 威望 +2 收起 理由
宜静 + 5 + 2 解疑答惑,感谢交流!

查看全部评分

举报 回复
wsdbdyj 发表于 2011-11-15 08:51:31
个人觉得这个是和连续梁的弯矩变化规律基本接近的。与边主跨比,跨径,跨中与支点的梁高比都有关系,需要综合来确定。一般情况可取上述各值。
举报 回复
sukewin 发表于 2011-11-15 09:04:31
   主跨100m以上大跨径连续梁取低次抛物线(1.6~1.8),主跨100m以下中小跨径连续梁采用高次抛物线(二次抛物线或者圆曲线),还有大跨径连续梁建议增大梁高(由于新规范温度梯度应力比较大),在参照以前老规范图纸时。
举报 回复
huiyu 发表于 2011-11-15 10:21:09
我们这边常用的1.5~2.o
举报 回复
frank82120... 发表于 2011-11-16 16:16:24
为了施工、设计方便,一般都是用的圆曲线
举报 回复
12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