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塔斜拉桥的边孔和中孔之比是一个在总体布置中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 * N' ~( A* B& A5 h) B, U0 R. O, ~& f
根据德国Leonhardt 教授的早期研究,为了控制尾索的应力变化幅度以保证其抗疲劳的性能,在尾索中必须储备足够大的恒载内力,使活载引起的正负内力变化不致造成过大的应力变幅。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适当缩短边跨长度加大尾索的恒载拉力,而且恒载和活载比愈小,边跨和中跨比也应减小。 3 x0 ?5 n6 `- z4 w( [
3 N* e6 [. Z/ i: H; k# X
图 1. 梁的刚度对l a/l m 和p/g 之间关系的影响(k ac=0.4 时)
: }- U8 M, ]3 M' c% c3 [(实线是忽略弯曲刚度的情况,阴影部分是包含弯曲刚度的情况) 在锚索中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比 k ac=0.4 的情况下,从图3 中可以得出以下的关系:
+ Y% u. m2 N/ P4 e个人理解:表格中p/g应该是桥面活、恒载比,可能是笔误。
8 m" J% y% Y) Q6 e- S国内斜拉桥普遍采用在端部设置强大的端横梁并灌注砼加上过渡孔的自重来提供平衡压重,在梁的外形上就会出现一个突变,影响了美观。在国外则大都采用长的锚索做成拉力支座。利用锚墩的自重来平衡尾索的上拔力,并设置连续的过渡孔(Transition span),将伸缩缝移到过渡孔的后端,以优化锚墩处的构造。
9 G& H6 x# U6 P+ \# s4 U" p; k$ t
% Z) N. f# ]8 |6 L6 M
图 2. 斜拉桥端部的处理 2 O2 y% Y0 u* v% Y0 `. W.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