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拉桥几个关键技术分析

superhugo 发表于 2007-9-7 22:37:44

回复 15楼 的帖子

一般说来,如果塔梁连接形式不同的话,整个桥梁的固有频率也会有所不同。塔与梁的固有频率在塔梁不固结的情况下,也会不同。在进行斜拉桥动力分析的过程中,一般是通过ANSYS等有限元软件建立空间的有限元模型,具体有以下几种建立的方法:5 g' O$ l6 D3 d4 u$ ]
1、主梁带刚性短臂的鱼骨梁模型,即单主梁模型。这种模型的精度主要取决于纵、横梁的刚度,一般用于扭转刚度较大的全封闭箱梁结构;
+ @, _9 N2 z% z+ {2、双主梁模型,使主塔塔平均分配在两个纵梁上,更接近于实际,但是这种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对扭转刚度不能很好地模拟,由此分析的斜拉桥动力特性精度不高;( i8 }5 p' B, U( X+ R8 H/ x% d0 T$ X
3、三梁式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地考虑约束扭转刚度,与实际吻合较好,不过对结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不是很准确;
7 M* D' o* C4 e- [4 ^6 I. |( Q5 V4、空间板壳模型。这个模型模拟主梁是箱形结构的斜拉桥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主梁是其它形式,用空间板壳来模拟将存在很多问题。+ i1 }, c' o$ s  t
对于大跨度桥梁而言,一般振动周期长,频率相当低。像大型悬索桥的自振周期可达到17s及以上。而由于频率低,导致振动模态密集,有时候可能还会发生塔、主梁多种振动耦合在一起的情况。
举报 回复
sun316 发表于 2007-9-15 17:07:50
本人曾做过斜拉桥,下来看看,重新学习下...
举报 回复
贤桥 发表于 2008-7-30 18:08:38
18楼的回复很精辟,学习了
举报 回复
爱小虫 发表于 2008-8-2 23:21:02
非常感谢楼主分享!
举报 回复
iveyful 发表于 2008-8-7 15:13:28
很好的资料,谢谢楼主
举报 回复
qinzhouwei 发表于 2008-9-26 18:24:21
支持楼主。最好能弄个计算书帮助后进。
举报 回复
xc8759 发表于 2008-10-20 15:23:46
虽然没做过,不过做知识储备很好啊~
举报 回复
iveyful 发表于 2008-10-22 10:55:16
正在做斜拉桥,楼主资料很有帮助,谢谢
举报 回复
nurang 发表于 2008-12-2 14:27:26
先看看再说撒,我现在实习阶段,搞的就是斜拉桥
举报 回复
小桥流水2... 发表于 2008-12-2 19:16:38
非常感谢,学习下...
举报 回复
tangchao 发表于 2008-12-3 16:06:24
只是尝试做过一个90米长的钢桁架桥 惭愧啊 很多东西还要继续学习咯!
举报 回复
bridge-s 发表于 2008-12-12 17:43:39
不错的资料,先收下再说:“好”!
举报 回复
qjgw 发表于 2009-3-10 16:11:05
非常感谢楼主的帮助
举报 回复
swingingcr... 发表于 2009-3-17 02:45:03
谢谢楼主分享啊。
举报 回复
newland 发表于 2009-3-22 17:42:35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举报 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QQ:56984982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电话:13527553862
    站务咨询群桥头堡站务咨询桥梁专业交流群:
    中国桥梁专业领袖群
    工作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