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置有桩顶系梁的桩长如何定义?
本帖最后由 zd_zhoulei 于 2020-11-27 10:56 编辑问题一、设置有桩顶系梁的桩长如何定义?
现在柱式桥墩,大多在桩顶位置设置有系梁,设计图纸在标注桩长的时候,一般都是标注至系梁顶部位置。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按图施工,桩顶混凝土就应该浇筑至系梁顶以上0.5-1.0m(俗称桩头),然后再凿除至系梁顶,系梁施工时,还需要把系梁高度范围的桩基混凝土也全凿除掉。实际上相当于凿了两倍桩头的量。这个实际上是一种浪费。为解决此问题,建议对于设置了桩顶系梁的桩基,计量规则桩长就算到系梁底,设计单位设计时桩长可以仍标注至系梁顶,但应该同时增加一个到系梁底的桩长标注(标注为有效桩长),这样施工时桩头就按系梁底往上0.5-1.0m考虑。计算系梁混凝土时,应该把系梁高度范围内的桩基混凝土一并算进去。这样下来才能闭合上。
问题二:单桩接单柱时桩长如何处理?
桩基直接与墩柱连接的结构,设计单位一般都是墩柱钢筋伸入到桩基里面搭接,这就又涉及到搭接范围桩基混凝土凿除和二次浇筑的问题,造成浪费。但设计规范有规定,桥墩墩柱底部为塑性铰区域,不应在此区域进行纵向钢筋的连接,因此设计不能更改。此种情况下,在设计桩长标注的同时,把墩桩钢筋搭接范围以下部分也增加一个有效桩长的标注,才能解决此问题。
以上两个问题,如果不再乎多凿那一米多的桩头,其实就无所谓了。
一般是算到顶上 凿除桩头哪些是施工措施和步骤
这个问题涉及到施工单位计量问题 确实值得讨论 桩基直接与墩柱连接的结构的话,直接先搭接墩桩钢筋,再浇筑桩头就行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