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钢-砼组合梁桥添砖加瓦
这是本人做的一个钢-砼组合简支小箱梁的方案研究,研究目的在于探讨钢-砼组合梁在大跨径简支梁桥中的应用可能性,附件中有相关图纸及计算书(包括桥博文件),希望和对钢-砼组合梁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研究,共同提高。 好东西,支持楼主,以后有什么好东西尽管上传哦! 这种设计比较少见,感谢分享 我也在做这一方面的东西共同努力 钢-砼组合是很有前景的 一看就 知道 是东大的 校友,可以向您学习 吧,QQ122702860 我是同济的,希望跟大家交个朋友 I'm currently have a research topic in this field, but I need the project drawings and engineering data, if anybody have, please contact meMSN:Bourne126@hotmail.com 钢混组合结构是发展趋势,特别在立交桥梁或者跨线桥上运用比较广。 提几个问题,并说些个人理解,请大家讨论:
钢梁的上下翼缘应力水平有点高,
16Mn钢按照Q345类比:大于16mm板厚的Q345实际只有325MPa或者更小的屈服应力,所以允许应力应该是191MPa左右。
个人感觉实际工程中用到140~160MPa是比较合理的,用钢量也不会很大;
如果用到200MPa左右,可能需要考虑施工期间上翼缘的稳定问题,
国内的钢结构加工水平及现场焊接水平还是有限的,不知你是否考虑了施工横撑。
另外模型中的梯度温度输入跟平常的输入方式有点差别,不知你是如何考虑的,是只考虑了混凝土板升温?
梯度正负温差应该是对钢梁上下翼缘均有影响。
10cm的调平层是否有点厚,是否参与计算?6cm左右应该也是可以的
这么小的箱子做成箱形也是可以选择的,另外混凝土浇筑时的模板搭设方案也值得研究,直接关系到施工的可行性。楼主断面应该是随手一画的吧,简支梁腹板竖向加劲应该不与底板连接,横向加劲位置偏下,3cm底板估计要用T肋比较合适,按规范送审搞貌似可以不要底板加劲也可以,构造细节还可以研究一下,可以降低指标。 钢砼结构运用应该越来越广了 最近在做组合箱型桥的研究,谢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