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地铁和轻轨技术上区别在哪里
城市轨道交通可分为地铁、轻轨两种制式。对于两者的区别,有人认为,地面下的轨道交通叫地铁,反之就是轻轨;也有人认为,钢轨轻的就是轻轨,重的就是地铁。这两种划分方式都是不科学的。那么地铁和轻轨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查阅了下网上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下两种提法,供参考
1.轻轨和地铁主要区别在于:
无论是轻轨还是地铁,都可以建在地下、地面或高架桥上;虽然地铁的轨重一般要大于轻轨,但为了增强轨道的稳定性,减少养护和维修的工作量,增大回流断面和减少杂散电流,地铁和轻轨都趋向选用重型钢轨。
地铁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3-6万人次,轻轨能适应的单向最大高峰小时客流量为1-3万人次。由此设计的地铁和轻轨,它们的区别首先表现在地铁的轴重普遍大于13吨,而轻轨要小于13吨,其次,一般情况下,地铁的平面曲线半径不小于300米,而轻轨一般在100米到200米之间,另外,地铁每列车的编组数也要多于轻轨,车辆定员亦多。
2.地铁和轻轨的区别以是否可以适应路权共享为判据。在除了中国大陆以外的国家地区,基本这方面没有争论,基本都是以路权来考核,只要适应路权共享就是轻轨反之就是地铁。
1、为了适应路权共享,那么必然导致车辆尺寸必须满足当地公路大客车的尺寸限制,这一般都远小于常规铁道尺寸限制。这就导致轻轨系统运力小,单向高峰断面运力一般不大于3万人次。
2、同样为了共享路权,轻轨必须能和汽车一样拐弯,于是最小R=20米曲线必须适应,所以车辆轴距,踏面锥度都要特别设计,转向架和车体也要特别设计。因为行人机动车会乱窜,外加一般是目视行车,所以轻轨必须配备磁轨制动,获得极高的紧急制动性能,这样速度才不会太慢,这些地铁都不需要。轻轨还必须能爬陡坡。地铁一般无需考虑坡度大于千分之60的情形,而轻轨需要满足到8%甚至11%的坡度(注意是百分之)。
3、地铁没有共享路权的能力,所以无需达到上述苛刻的指标,但是要求是大运力,高速度。所以地铁速度最高一般可达130-140而现代轻轨最高只有90,实际上轻轨达到90横摇要显著的多,因为小轴距和高锥度踏面本身就是为了小曲线设置的,高速运行非常困难。
路权:可分通行权、先行权、占有权等。通行权是指交通参与者根据交通法规之规定,在道路某一空间范围内进行交通活动的权利。例如:机动车在机动车道行驶,即在机动车道这一范围内享有通行的权利,非机动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都享有各自的权利,其他交通参与者不得侵犯,否则就是侵权行为。路权原则在交通管理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处理交通事故时,违章一方往往承担主要甚至全部责任。
嗯,应该是主要从运量上来区分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