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6-10-21 10:06:16

与年轻朋友们谈点设计问题

                                                      与年轻朋友们谈点设计问题                                              (一位从事路桥工作老者的话)
因为长期参与道桥设计技术审图,也经常光顾一些技术网站和技术交流群,遇到和看到大家出现最多的问题归纳总结一下,集中最多的有以下几点:一、对自己正在设计的桥梁、道路或其他项目是怎么施工的,基本知道完整的很少。一旦当施工单位提出问题,基本抓瞎,到处寻求答案。二、对基本结构的组合不是很清晰,如什么是系梁,什么是承台都有点概念模糊。三、对钢筋混凝土的工作原理不是很了解,如箍筋怎么箍,都是看人家的设计,一旦找不到资料,设计就比较随意了。四、因为对结构的认识模糊,所以在使用计算软件时,有些与施工工序有关的数据就不知道怎么填写。五、因为一直以某些设计为参考,一旦遇到设计变更的问题,不知从哪里下手。六、写设计说明问题,有些设计说明完全是拷贝某一种设计图上的,有的连专用地名、专业名词都未改过来,造成比较混乱的状态。有些设计说明写得牛头不对马嘴,问为什么,回答不上来。七、重复设计相近的内容时,有种惯性思维,原来改正过来的又反复出现了,自己都懒得去浏览,养成了懒得去思维的习惯。八、设计过分依赖软件出图,软件计算,总认为软件有大多数人都在使用,结果应当信得过。为了尽快完成任务,自己设计的图纸连看都不看就交出去了。而复核签名的人基本是闭着眼睛签字。凡此种种,不一一列举。是任务压头?还是真的没掌握好设计基本原理?个人观点,还是后一种占大多数。是市场经济奠定了我们现在的教学制度存在缺陷,是工具软件造就了一代基本缺少创造性思维的年轻设计人员。把完成任务放在第一位,至于设计合理不合理,没发现就是侥幸,发现错误问题改过来不就完了,管他的。    设计中出现最多的还是设计软件的使用问题,而且很多问题都是比较初级的。我想,其主要原因还是缺少独立思考,没有去深究为什么。假如没有设计软件,你会怎么设计?你想过这个问题吗?    记得老一辈的设计人员都是采用铅笔、橡皮、厘米纸加一副三角板就能完成画图,用老祖宗发明的算盘来完成计算(本人也经历过)。那个时候,大家都对自己设计的项目几乎完全了解,心中有数,都知道首先从哪里下手,要完成的任务细目以及设计顺序等等。仔细到每根线条怎么画,每个数字怎么算。一张图通过设计、复核、审核、审定后出版,一份计算书,通过仔细复核,有疑问的地方用红笔勾出,反复更正,直至计算者、复核者、审核者完全同意为止。    通过仔细的画图和计算后,图纸出版,原图和计算书原件存档。这就是原来老一辈人的设计。当然,设计周期很长,很多地方也缺少科学性,但相比现在的一个设计,错误很多,合理性很少,反复N次,改图不止,把设计人员折腾得半死,时间也快不了多少,而设计质量也谈不上有什么提高。真的埋没了电脑的快捷和软件的优越性,这是为什么?    与其反复改图,浪费精力,浪费时间,到最后设计者还是没有多少设计心得和收获,还不如静下心来认真理解,想想。到底怎么办才能提高设计效率,提高设计质量,积累更多的设计经验。    本人总结,主要的问题还是大家对设计的原理不大重视和理解,过分依赖软件,急于求成。所以当一个成功的软件在手后,不知从哪里入手。看到现在大家遇到的问题,90%都是软件使用问题。    本人不反对用软件来完成计算、设计,而且本人曾经也是专做桥梁软件编制的,每一个成功的软件,后面有一大批人做了很多工作,又有一大批人来反复验证软件的适应性、实用性,正确性,以致逐步推广。   所有实用软件都是专业人员来编制的,而且不是一个专业的人就能完成的,至少要有专业精湛的技术人员,还要有懂电脑的技术人员,及还要有两个专业都懂的技术人员,这是其一;其二,每个编制软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不是每个都懂设计和施工,所以我们经常看到软件设计出的图纸往往与习惯性设计图纸相抵触,这样的设计,在现场的设计代表有得忙,专门改图纸(本人也经历过)。有的设计到最后完成施工,几乎面目全非,完全不是当初设计的思路。这里不否认有的也改得不太合适,但大部分都是改得比较合理的。即使软件设计人员懂设计也懂施工,但软件使用者会怎么样呢?不能随便拿来就用吧,至少你也要懂点施工工艺流程,才能设计出比较切合实际、合理的图纸来。   有这样一个问题不知大家想到没有,我们的设计软件和设计图纸,都是直接为施工服务的,你设计的合理与否,通过施工是最好的检验。如果你的设计只是坐在电脑边上拷贝一下,改改图,就算完成任务了,这种设计不出问题才怪呢。    所以当你接到设计任务,感到很迷茫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动手来做设计,要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我怎么来完成这个设计?假如没有软件我怎么做?从哪里开始?......理清设计思路,开始时出图慢点,但一个项目下来,保证你的收获不小,而且你的第二个任务马上就会受益......还有一些人,平常看不起做施工的,这是完全不对的。你想想看,你的简单的几根平面线条,几个数据,而且还不一定是百分之百的正确,而施工单位就把这个变成了实体,可见施工单位也不是吃干饭的。多到施工现场走走看看,多问问现场师傅,多了解一下施工工序,对你的设计非常有用,你也不会感到迷茫,也不会提出一些很初级幼稚的问题。

gyk198624 发表于 2018-8-24 14:20:21

胡说八道,完全以偏概全

zhangyigui 发表于 2016-11-12 18:41:39

      说得比较诚恳,但是觉得出发点有点低,如果是一两个人出现这类情况,那可能是个人的原因,既然是普片现象,就应该考虑是否是整个行业体制和行业环境的问题,小环境是单位的管理以及分配,大环境是国家相关从业标准的不严格或者不作为,所以老一辈人不要动不动就觉得年轻一代不行,当下最应该反省的就是行业上层人,整个行业感觉乌烟瘴气。

薛万新 发表于 2016-10-21 10:31:50

高手在民间(施工单位)。。。。。。。

greetingpine 发表于 2016-10-22 08:36:27

楼主归纳分析的精辟
我觉得最根本的问题是现在设计院动不动要研究生、博士生,根本就没想过这些人是否做过设计,是否了解项目施工过程以及施工工艺问题。这些人进了设计院后当然是一头雾水,但是又有任务压顶,当然会生搬硬套了,反正有错误后面会有人提出来在更正也不迟。
我认为做设计的就应该先去做个5-6年的施工,有了相应的施工经验后在来做设计,肯定比那些刚出校门的硕呀、博呀的强

nkdjgxyzy 发表于 2016-10-22 22:03:32

说得太中肯了,一针见血,现在的年轻的设计人员以及他们的设计成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

lizhengjiang 发表于 2018-1-6 21:53:12

设计要联结施工,我刚来的时候,大桥院的培养模式是:
刚来设计2年→自己的项目配合施工→回来设计项目→专业负责人→配合施工→项目负责人→配合施工,这样的流程使设计及时发现问题,后续避免问题。

lizhengjiang 发表于 2018-1-6 21:54:56

还有一个不好的现象:现在的年轻人鄙视老同志不会用程序,觉得自己用程序计算就比较牛了,不了解程序的原理和流程,算出来的结果老同志一眼就可以看的出来哪里出问题。

zhangyigui 发表于 2020-12-9 10:35:49

   以前我们院有一个审图的老总,一座3*13米桥,要求改成不等跨,说从结构力学的角度,不等跨受力更合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依然觉得他说的也只是他认为的结构受力合理而已,不是桥梁方案决定性依据。
    还经常给我们讲一些施工要领之类的,比如什么时候拆支架,20直径的钢筋施工现场很难扳成弯勾之类的,总之听起来就像生活小窍门一样,对一座桥梁的设计来说,有些能用上,有些就是瞎说,还经常说年轻人不扎实之类的话,我感觉就是拿他们懂的那点小窍门来难为年轻人而已,现在自己也是高级工程师了,我看到刚毕业的年轻人做的东西,错误是多,但是我从来不认为年轻人有什么问题(个别除外),一分图纸出去是要经过校核、审核等工序的,动不动说年轻人不行就是典型的倚老卖老而已,未来还是属于年轻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年轻朋友们谈点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