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墩刚度和桩基刚度
最近设计一座桥,地质是中风化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30MPa以上,基础采用桩基接承台,嵌岩桩,桩径1.8m;上部结构是现浇箱梁,3*30m一联,桥宽13米;桥墩采用1.8*1.6m;审图意见是桩基的刚度比桥墩刚度小,问题严重,具体什么问题审图专家没说,所以我想请教各位,桩基刚度小于桥墩刚度有什么重大安全隐患? 估计审图者将你的嵌岩桩概念上是柱桩。由于柱桩计算不考虑周围土对桩身有约束作用,所以自由长度就大。当按柱桩考虑时,由于桩长比墩身长,截面差不多,所以桩身刚度小于墩身刚度,变成头重脚轻的结构了。这种结构很容易引起结构失稳。对于这个问题,只有加大桩径,提高桩身刚度,或者在墩身能够承受荷载的前提下,减小墩身截面。 恩学习之{:4_91:} 我不知道你这个桥是做什么用的及在哪个地方,墩高多少,看样子是城市里面的跨线桥。墩身尺寸确实太大,如经过计算需要此尺寸,那么基础就应该采用承台桩形式:纵桥向也采用双排桩(就是采用四根桩),桩径可以采用1.2m。工程量与1.8m两桩一样,只不过多了个承台。 墩高有18米,地震基本烈度6度,计算下来感觉是要这么大尺寸(不知道有没有算错),桩是人工挖孔,当地希望桩的直径大,数量少 首先,我觉得审图专家说得有道理。
实际上专家可能没有明确提出来,但用意估计在于“能力保护”的意思。
也就是说,在抗震计算中,桩基是能力保护构件,是绝对不能允许先于墩柱破坏的,这样会导致桥梁倒塌。
此外还有一点,就是墩柱的潜在塑性铰区域也不允许先于墩柱的其它区域破坏,这就是公路桥梁抗震细则(城市桥梁也有对应条款吧)6.8.2-2和6.8.2-4两个公式的物理意义。
所以在抗震设计中,由于延性和塑性铰设计的需要,并不是所有的截面设计得越保守就越安全,要注意这个概念上的误区。
这一点同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强柱弱梁”和“强剪弱弯”是相通的! 查查抗震规范,规范里有明确要求,E1条件下桥墩及桩基均需要满足抗震要求,在E2条件下,就要满足能力保护构件要求,桥墩应该就是强剪弱弯,桩基应该还要保持弹性,即在E2地震作用下,桥墩可以破坏,进入塑性,但是桩基不破坏,需要保护弹性 旭日东升 发表于 2012-7-3 09: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估计审图者将你的嵌岩桩概念上是柱桩。由于柱桩计算不考虑周围土对桩身有约束作用,所以自由长度就大。当按 ...
头重脚轻,已于切中 要害,言简意赅啊!理论的详细表达都没有这四个字说的透彻!赞一个 两个概念很重要,一个是刚度的合理分配,一个是质量的合理分配。前者和内力的分配密切相关,后者控制着模态形式和结构的振型。 您有没有该桥墩的静力计算书?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避免头重脚轻 采用多排桩比较合适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