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小墨 发表于 2011-6-9 17:58:56

超前小导管技术交底

1.施工工艺

Ⅴ级围岩开挖前,先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对拱部进行超前预支护,然后再开挖。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2.施工方法

小导管采用Φ42热轧钢管加工而成,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并按设计长度进行切割,并将端头加工成锥形,尾部预留不小于30cm的止浆段,从尾部止浆段以外至楔端管体钻8mm的注浆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
小导管布设在隧道拱部范围内120°,外插角控制在5~10°以内,以防引起超挖。施工前,对掌子面的岩层喷射混凝土封闭以防漏浆,按设计标记出设计孔位,以确保导管施工的精确度。岩石地段采用YT-28风枪钻孔后插入小导管,纵向相邻两排小导管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1.0m。
浆液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制。注浆时由下向上进行,注浆后立即堵塞钢管孔口,防止浆液外流。
施工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注浆参数进行调整,以取得最佳注浆效果。
技术措施
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浆液凝胶时间,初选配合比后,用胶凝时间控制调节配合比,并测定注浆结实体的强度,选定最佳配合比。
注浆过程中,严格控制注浆压力,终压必须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稳压,保证浆液的渗透范围,防止出现变形、串浆等异常现象。当出现异常现象时,采取降低注浆压力或采用间隙注浆;改变注浆材料或缩短浆液凝胶时间;调整注浆实施方案;出现浆液从其他孔内流出的串浆现象时,采取两台注浆机同时注浆或将串浆孔堵塞,轮到该注浆管时再拔下堵塞物,用铁丝或细钢筋清除管内杂物,并用高压风或水冲洗(拔管后向外流浆不必进行此工序),然后再注浆。
为防止孔口漏浆,在花管尾端用麻绳及胶泥封堵管孔缝隙。注浆管与花管采用活接头联结,保证快速装拆。注浆的次序由两侧对称向中间进行,自下而上逐孔注浆。拆下活接头后,快速封堵花管口,防止未凝的浆液外流。注浆过程中专人记录,完成后检验注浆效果,不合格者进行补注。注浆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作业。
本文转载自:钢模板再生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超前小导管技术交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