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yl 发表于 2010-9-11 15:06:03

I形主梁的设计

一般跨距为七十米以下的钢梁,主梁的梁高采用固定值,全桥范围内梁高一定。
翼缘的宽度全桥范围内取固定值。下翼缘的宽度可比上翼缘取得大一些。翼缘的最小宽度取300,最大取梁高的1/3程度。
翼缘太宽的话,存在局部失稳问题。自由突出长须在1/16以下。当采用高材质时,为充分发挥材料强度,自由突出长应相应减少。
为防止腹板的局部失稳,须设铅直加劲肋和水平加劲肋。铅直加劲肋只要保证刚度即可,即使主梁采用高材质,铅直加劲肋也只取Q235级。当采用一段水平加劲肋时,水平加劲肋设置位置在受压翼缘侧,梁高的0.2倍位置处。材质须根据所在位置的最大应力度而定。由于活荷载的变化,主梁有的部分有时受到正弯矩,有时受负弯矩,这样的位置上下两侧均须设水平加劲肋。
主梁的截面主要由弯矩控制,随最大弯矩的变化,主梁截面进行变化。
考虑公路运输条件,梁段的长一般控制在12米以内,最大横向尺寸控制在3.5米以下,重量控制在25吨以内。
各梁段内部一般不设截面变化。
腹板的变化较少,除中间支点外,一般腹板厚度全桥取一定值。翼缘相邻梁段之间的板厚差一般控制在20以下。否则增加一米长的过渡截面。
对于采用合成桥面板的桥梁,上下翼缘板厚的变化方向均向下。梁高的基准高为上翼缘的上面至下翼缘的上面。
当主梁之间的连接采用工地焊接时,厚板侧须做1:5的过渡斜坡。
当采用拴接时,通常使用M22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摩擦型结合,在薄板侧增加厚度调整垫板,使得与厚板侧厚度一致。受拉侧翼缘的强度计算时须考虑螺栓孔对构件截面的降低作用。腹板的连接板只设剪力板。http://okok.org/forum/attachments/month_0904/20090411_cdcdc3234e2cec7e87ea50dMS1KSXC5D.jpg为防止钢梁发生局部失稳现象,钢梁设置垂直加劲肋和水平加劲肋,设置原则和细部结构如下所示http://okok.org/forum/attachments/month_0904/20090428_c327ab24f310212a9ddddr3TPa5fw00P.jpg

fhxgxcmlwxp 发表于 2010-9-11 17:12:42

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谢谢分享

bb20040291 发表于 2010-9-13 20:32:21

冒昧的问一句 请问楼主这日文资料的名字是什么?可否方便提供?谢谢

cchhjjii 发表于 2012-2-12 16:47:43

<现代钢桥> 吴冲P136~144有上述部分图片的资料

jaffrey 发表于 2012-2-13 15:04:55

吴冲 书上的一些公式有误,不能参看。要看日本的“道路桥示方书 (平成14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I形主梁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