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坡桥梁(4%以上)设计上应采取那些措施
大家帮忙哈,现在在设计一条一级路上的桥,桥梁纵坡5%,已经降不到规范要求的4%,设计时应采取那些措施来保证桥梁设计安全!注:采用的是T梁简支变连续结构。 下滑力是个笑话,高中物理就讲了,压力是垂直作用面,只要支座做水平就可以就能保证没有下滑力。换句话说,就这点上来纵坡很大和纵坡为0是一样的。至于其他方面,如梁在汽车纵向制动力作用下跑移,那是另一回事,并且值得商榷。 限速,加大锚栓,采用盆式支座,标高低处设置伸缩缝,保护背墙 纵坡3%时,需不需要做纵向限位措施呢? 应该要考虑交通工程方面的设置吧,比如增设震荡线,桥头设置限速标志,桥中设置隔离护栏,如果桥头路线线性不好,视距不良还应设置诱导标志或者反光镜等,反正就是降低车速的一些交通工程设施吧 限位:注意选择支座种类及布置方式,考虑适当纵向限位。以免下滑力过大,对支座寿命影响很大,同时限制梁沿下坡向移位
梁底调平钢板注意适当增厚
交通工程这块儿设置必要的提示标识,同时增设减速线 1、如果墩高(>20m)的话可考虑墩梁固结。
2、一联长度不宜过长,120m一下。
3、支座可考虑坡形支座和盆式支座。
4、下坡方向伸缩缝预留宽度适当加大。 不是单纯5%的问题 要考虑合成坡的 最好还是改下 本帖最后由 wjgcy 于 2009-9-21 16:09 编辑
理论上不需要采取任何其他措施,只需要把支座顶底面保持水平布置即可。因为水平分力还是同样的值,造成的影响也是同样的。只是板式支座在水平制动力和竖直方向震动力的综合影响下,容易产生滑动,造成坡下一侧伸缩缝顶死,导致背墙破坏。 学习学习!!
“理论上不需要采取任何其他措施,只需要把支座顶底面保持水平布置即可。因为水平分力还是同样的值,造成的影响也是同样的。只是板式支座在水平制动力和竖直方向震动力的综合影响下,容易产生滑动,造成坡下一侧伸缩缝顶死,导致背墙破坏。”
赞同! 有锚栓的梁,这时锚栓钢筋加大。
背墙和梁端保持相互配合,平行等。
如果横坡也大,可以加大挡块宽度。 学习了,希望多些这样的讨论!~
我们去年做的山区盘山路,也是纵坡大于4%,好像没特意采取什么措施,只是好多墩梁固结了! 墩梁固结最好,否则支座和梁体施工单位打多做不好 对支座的影响较大 支持梁柱固结,防止支座下滑。 个人理解墩梁固结,选用合理的墩柱径。
再者做些限速及减速的附属设计就可以了 高程低的一侧伸缩缝宽度适当增大,梁端增设锚栓限制纵向位移 选用合理的墩柱径,墩梁固结;盆式支座;锚栓设计
交通工程限速及减速的附属设计